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研究内容摘要:

2、年来狂犬病疫情快速回升。 为了给河南省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有效控制狂犬病流行,本文就河南省狂犬病的流行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及防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南省狂犬病疫情报告始于 1951年;20 世纪 50年代全省各地区均有狂犬病例发生,并于 1954年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年发病率为 0万;19601978 年全省无病例报告;1979 年信阳地区新县首先报告新发病例,当年全省有 9个县、市共有 25例患者,1980 年发病数剧增至 279例,涉及全省 57个县、市。 1981 年发病 396例,呈现第二个高峰,此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至 80年代末期,病例又大幅度增加,1988 年、1989 年 3、全省 17个地区均有发病,病例数分别为 401、441 例,发病率分别为 0万,形成第三个发病高峰。 1990 年以后,狂犬病的发生又呈下降趋势,19962000 年发病分别为 2、4、1、3、1 例。 但自 2000年以来,疫情明显回升,疫区逐渐扩大,病例数由 2000年的 1例增至 2003年的 46例,死亡 35例;而到 2004年 10月底全省又有 12市、46 个县市区,累计报告 120例病人。 疫区也由豫南商城县逐步向北部蔓延至商丘、开封等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这是我省自 1991年以来发病人数最多、疫区范围最广的一年,也预示我省狂犬病第四个发病高峰的到来。 979 年河南省开始出现黄牛狂犬 4、病,以后逐年上升,19811989 年,南阳、周口、商丘等地区,因狂犬病死亡高达10913头,病情较为严重的南阳地区 13个县(市)共死亡 2976头,1987 年是发病高峰期,共发生动物狂犬病 616例。 发病动物主要为牛,依次是犬、猪、马、猫和羊,由于 1988年开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动物狂犬病呈下降趋势,1992 年后再未发生黄牛狂犬病,但犬狂犬病呈零星发生,近几年又有上升趋势。 0 世纪 50年代河南省 10个地区均有狂犬病例发生。 1979 年于豫南丘陵地区开始出现狂犬病,随后蔓延至黄河南岸的广泛平原和丘陵地区。 直到 1987年,豫西及黄河北岸平原地区始有病例发生,并在平原地带迅速蔓延。 至 6、年,发病以信阳最多,为 52例,占 其次为周口、驻马店,分别为 14、10 例,这三个地区占总病例数的 全部病例均分布于乡村,县城以上(含县城)未有病例报告。 龄分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具有普遍易感性。 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发病较多,其次是儿童。 动物狂犬病一般无性别差异,据 132例黄牛狂犬病调查,其中:公牛 67头,占 母牛 65头,占 黄牛狂犬病以犊牛多发,1 岁以下犊牛最多,对 132例黄牛狂犬病调查,其中:1岁以下犊牛 98头,占 13 岁 20头,占 3 岁以上 14头,占 狂犬病可全年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但对发生的狂犬病病例分析结果发现,夏季和秋季狂犬 7、病发病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动物狂犬病无明显季节性,根据 132例黄牛狂犬病发病季节调查,其中:第一季度发病死亡 29头,占 第二季度发病死亡 34头,占 第三季度发病死亡 37头,第四季度发病死亡 32头,占 在自然界中主要易感的动物是食肉类和翼手类哺乳动物。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 在我国发现的宿主动物有犬、狼、狐狸、猪、猫、鼠等动物,至今未在蝙蝠中检测到狂犬病病毒抗原。 河南省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健康带毒犬,被犬咬伤而发病的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 98%以上。 其次被家猫咬伤、抓伤而发病的人数亦占一定比例。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在豫东睢县农村 3个人被一患狂犬病的猫咬伤、抓伤而死于狂犬病 8、的事例。 此外我省亦有被家兔、黄鼠狼等咬伤或抓伤而发病的报告。 感染的方式以被动物咬伤、抓伤为主,亦有因宰杀死犬,犬舔肛门而发病的报告。 河南省牛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在调查中发现,牛狂犬病的发生与养犬数量有密切的关系,但有明显咬伤史的仅占 无明显咬饬史或原因不明的占 分析原因可能是咬伤轻微,没被畜主发现。 另外咬伤病例中,被外观正常犬咬伤的占 说明健康带毒犬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犬免疫密度与牛狂犬病发生有关,犬免疫密度需 80%以上才能有效控制牛狂犬病。 3动物狂犬病血清学调查19881990 年在河南省南阳地区狂犬病疫区共采集牛、马、猪、羊、犬、猫、鸡、鼠和蝙蝠 9种未免疫动物的 1138份血清标本进 10、而免疫原性高,适于人群的暴露前预防免疫。 除操作或密切接触狂犬病活毒的易感人群进行暴露前免疫外,在以犬为主要媒介的狂犬病严重流行区的人,特别是儿童电应做暴露前免疫,其好处是,一旦被感染后,疫苗接种可引起快速免疫回忆反应,使体内抗体迅速增加,这对潜伏期短的病人尤其重要。 暴露后进行正确处理。 暴露后立即注射疫苗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对严重咬伤者()应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差异很大,对咬伤后数月者的处理也应以暴露后同法处理。 对于一年内接受过有效疫苗的全程接种者如发现可疑接触感染,当天及第 3天各注射一针即可,可不必注射 在一年以前接种的则应再进行全程免疫。 对于以前接受过有效 11、疫苗的全程接种,以后在三年内又加强免疫过一次者,一旦发生可疑接触感染,于当天及第 3天各注射一针即可,如加强注射已超过 3年,仍需全程免疫。 但对以前接受过未证实为有效的疫苗或未证明其狂犬病中和抗体达到要求者则应进行全程的暴露后注射,必要时应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政府有关部门应明确职责,加强对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领导,建立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联合防治工作制度,主管部门应搞好协调并完善运行机制,在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内,制定“河南省狂犬病防制条例或防制办法”,依此规范、管理传染源,做好免疫和监测以及应急救治工作,遏制狂犬病疫情蔓延。 0多个狂犬病流行的国家里,人狂犬病的所有病例中 99%以上是由犬传播病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