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养殖方式内容摘要:
2、挖池底,在地上用砖直接垒池。 如果地势高而干燥,可向下挖 4050 毫米深池,以利用保持池内的温度和湿度。 二、养殖床养在地面上直接铺饲养土做成养殖床,养殖床面积 56 平方米大小,四周设宽30 厘米、深 50 厘米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作防护沟。 三、缸养在缸底钻 12 毫米圆孔用于排水,铺上 10 厘米厚的饲养土。 四、盆养可利用花盆等器饲养。 适合养殖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 一般常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受胜蚓 1070 条。 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 3/4。 这种养殖方式,盆内土壤或饲料的温度和湿度容易发生变化,需要注意掌握。 五、箱和筐养可利用包装箱、纸箱或塑料箱、柳条筐、竹筐 4、毫米。 沟的上面一侧稍低,一侧稍高,有一定的倾斜度。 沟底铺 15 厘米厚的饲养土,沟上用薄膜、竹帘、塑料板等防雨材料等覆盖,可放养 3000500 只蚯蚓。 沟的表面四周应开好排水沟,沟底饲养土堆放成棱台形,以排水。 八、园林与田间养殖选用地势比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菜园、果园或饲料田,沿植物行间开宽3540 厘米、深 1520 毫米的沟槽,施入腐熟的畜禽粪、生活垃圾等有机肥料,上面用土覆盖 10 百米左右,放入蚯蚓进行养殖。 沟内应经常保持潮湿,但又不能积水。 这种养殖方式不宜在种值有柑橘、松、枞、橡、杉、桉等园林中开沟放养。 九、半地下室养殖选择背风、干燥的坡地,向地下挖 深、宽、长度自定的沟。 沟的一侧高出地面 1 米,另一侧高出地面 30 厘米,形成一个斜面,斜面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 十、地下窖养殖利用人防工事、防空洞、地洞、地坑或土窖等阴暗潮湿保温的地点进行养殖。 十一、塑料棚室养殖可利用现有的冬季暖棚、温室养殖蚯蚓。 十二、简易堆料养殖1场地: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又不积水的平地作养殖场;2备料:利用马、牛、羊粪或其他畜禽粪便,再加入 30%的干草料、拌匀、堆沤、发酵而成;3下种:将堆制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铺于选定的地点,堆料宽 1 15 厘米。 均匀投入含卵块及幼蚓的蚓种,上面再覆盖厚 5 厘米的堆料;4覆盖:用薄膜覆盖;5防逃:用网目 3 毫米的尼龙网围护,或挖水沟围护。 专利查询。蚯蚓的养殖方式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蚯蚓培育的饵料制作要点
2、酵才能投喂。 饵料堆制中含水量的测定以用手紧握麦麸,指缝间有 12 滴水滴为宜,做到干湿均匀。 堆制过程中翻堆34 次,翻堆时适当洒水。 亦可直接用牛粪、猪粪等粪料堆制发酵,时间为1020 天,翻动一次就可使用。 料宜偏干堆制,需用木棍在料堆上面戳几个洞,改善供氧,排出有害气体,促进熟化。 若用作物秸秆、青草、树叶、水果、垃圾堆制发酵,需翻堆 23 次,方可使用。
蚯蚓高产饲养技术措施简介
2、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 1 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而又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三、轮换更新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 种蚓宜每三四月更新一次。 四、养殖管理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
20xx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S平面受到的压强 ghSFp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 h处液体的压强为 ghp 例题 有人说,“设想你在 7 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 1 500个人所受的重力。 ”海水压力真有这么大吗。 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因为是估算,海水密度取 ,g取 10 N/kg,脚背的面积近似取 3 3 371 10 k g/m 10 N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