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声声慢2内容摘要:
叠词的妙用 叠字的运用,创意出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08:09 品味欣赏 在这首词里,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加以分析。 寻寻觅觅 孤苦无依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肃杀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心境 凄凉悲苦 动作 08:09 间接抒情 思考一: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 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淡酒 、 晚风 、 过雁 、 黄花 、 梧桐 、 细雨 思考二: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08:09 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 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 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 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 08:09 酒 雁 黄 花 梧 桐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 08:09 意象 内涵、作用 例句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赏意象,品愁情 渲染愁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 秋风秋雨愁煞人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孤独愁情的寄托 孤寂的象征 牵愁惹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哀伤,愁丝 无边丝雨细如愁 “ 愁” 的象征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08:09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声声慢2
相关推荐
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橱: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陶渊明 《 饮酒 》 诗:“ 采 菊东篱下 ”。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古诗 《 庭中有奇 树 》 : “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 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白天太漫长
义而不贿赂秦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斯用兵 之 效 也。 至丹 以荆卿为计 , 始速 祸焉。 斯 :这。 效 :效果,结果。 始 :才。 译: 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 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 速 :招致。 斯 …… 效也 :判断句。 兵: 军事,战争。 至丹以荆卿 (刺秦王) 为计: 省略句 以 :用。 赵尝五战 于
为谁生 ?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 “诗中有画 ”的特点 ?是怎样体现的 ? 提示: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一联 ,白鹭雪白 ,黄鹂金黄 ,色彩差异明显。 白鹭飞翔 ,黄鹂啼鸣 ,一取其动态 ,一取其声音。 在背景上 ,“漠漠 ”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 ,苍茫一片。 “阴阴 ”描绘夏日林木茂盛 ,境界清幽 ,自近而远
并称 “苏辛” 书法: 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并称 “宋四家”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 秦观、黄庭坚、 张耒、晁补之 啸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 登东皋以舒啸 ” •归有光 《项脊轩志》 :“ 偃仰啸歌 ” 四读,美读 • “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其意旨皆若出之于吾之心 ” 苏东坡大事年表 • 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在现在的四川成都南。 • 1056年,虚岁 21岁
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写作背景 二、知人论世: 请划出直接抒情的句子,领会其感情。 请划出写景的句子,领会其艺术效果。 三、分析诗歌内容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