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病防治技术 犬瘟热内容摘要:

2、小熊猫等均易感染。 而人类和其他家畜对本病无易感性。 3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犬 37 天,貂 914 天。 犬病初多表现眼、鼻流浆液性分泌物,倦怠,食欲减少。 初次体温升高达 1,持续 2 天左右,然后下降至常温,维持 23 天,此时病犬似有好转,有食欲。 第二次体温升高可持续数周,呈典型双相热。 这时病情进一步恶化,呈急性经过,表现精神委顿、拒食,眼鼻流黏液脓性分泌物,继而发生肺炎症状,常出现呕吐。 严重病例可表现恶臭下痢呈水样便,混有黏液或血液。 病犬体重迅速减轻,萎靡不振,病死率很高。 有些病犬发病后以神经症状为主,表现委顿、肌肉阵发性痉挛、共济失调、转圈、惊厥或昏迷。 病犬出现惊厥后多以死亡转归。 有些病例 3、在其他症状消失后还遗留舞蹈症状和麻痹等症状。 患本病幼犬,有些在腹下、腹内侧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丘疹,常演变为脓疱。 康复后脓干涸而消失。 4解剖病理改变呼吸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有黏液或脓性渗出物、肺炎、肺水肿等。 消化道黏膜呈卡他性出血炎症变化,胃肠黏膜肿胀,黏液增多,黏膜出血和出血性溃疡。 有些病例在病的后期,皮肤出现水疱性或脓疱性皮炎。 有些在趾掌表皮角质层增生,表现增厚(所谓硬脚底病)。 5诊断典型病例,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以做出诊断;确诊,应在患病组织的上皮细胞内发现典型的细胞质包涵体。 鉴别诊断:犬传染性肝炎,常见暂时性角膜浑浊,出血后凝血时间延长,剖检可见特征性的肝、胆囊病变及体腔血样渗出物,而犬瘟热无此变化。 6防治(1)预防: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 发现病犬及早隔离治疗,严格消毒,防止互相传染和扩大传播。 犬瘟热弱毒苗进行预防接种,生后 9 周第 1次免疫,15 周第 2 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 1 次。 对生后未吃乳的,在 2 周内接种疫苗,隔 1015 天第 2 次免疫。 (2)治疗:目前对病犬使用抗生素注射、结合强心补液等对症疗法,特别是早期进行治疗,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条件者可注射犬瘟热抗血清治疗,效果较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