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共9项内容摘要:
、背景知识的挖掘、最新前沿理论的掌握、理论联系 15 实际、逻辑分析、数据引用、相关信息的储备、归纳总结等。 ( 2)教学方法:包括 语言表达、课堂组织、引导学员参与、教学互动、学学互动等。 ( 3)教学效果:包括 满足培训 者 的需求、 激励学员思考问题、富有 启发 性、 更新观念 、提供有效 帮助 、 促进交流和信息共享 等。 外出教学评分内容 ( 1) 教学主题选择 :包括 选题符合客观需要 、 有新意、有创见,具有理论探索和现实意义 等。 ( 2) 教学选点 :包括 内容丰富 , 与教学主题相符 ,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针对性 等。 ( 3) 教学环节设计 :包括 各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学目标的程度 、 安排体现科学性、合理性,现场点提供的专题片或教学辅助资料经有效整合,教学互动,教师的组织能力 等。 ( 4) 现场点评和总结 :包括 教师对本专题内涵的总体把握,准确、深刻,具有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等。 ( 5) 教学效果 :包括 满足培训 者 的需求、 激励学员思考问题、富有 启发 性、 更新观念 、提供有效 帮助 、 促进交流和信息共享 等。 ( 二 ) 教学 模块评估 主体班次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由学员对该教学模块中各个专题课的安排及教学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填写《 广西区党校教学 模块 评估表 》的总评估分。 四、评估程序 每学期开学前, 教务 处负责将制作好的《 广西区党校教师教学 16 质量评估表 》交给各班组织员(班主任)。 开学初,学员工作处 及各班组织员(班主任)负责向学员讲请教学评估的目的、意义、办法和要求等。 专题课实行一课一表一评的办法。 即是上课前由各班组织员(班主任)负责向学员发放《 广西区党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 》(一课一表);下课后由学员填写,对每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各班组织员(班主任)当场收集学员填写的《 广西区党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 》,并及时交教务处。 教学模块实行一模块一表一评的办法。 即是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由各班组织员(班主任)负责向学员发放的《 广西区党校教学 模块 评估表 》;由学员对每个教学模块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评 估并填写;各班组织员(班主任)当场收集学员填写的《 广西区党校教学 模块 评估表 》,并及时交教务处。 教务处对所有主体班次和厅级班上课专题和教学模块的评估成绩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个专题课和教学模块的综合总评分(按一定比例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评分人数为 320 人的,去掉 1 个最高分和 1 个最低分;评分人数为 2140 人的,去掉 2 个最高分和 2 个最低分;评分人数为 41 人和 41 以上的,去掉 3 个最高分和 3 个最低分)。 专题和教学模块综合总评分结果和学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校园网反馈给教研部负责人、模块负责人和教师本人。 五、评估要求 教学质量评估是考察测量教师教学质量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全体学员、组织员(班主任) 和 教 学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17 学员打分时要坚持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严禁打人情分。 授课教师 自觉接受评估,不得做争取人情分的工作。 六、结果使用 实行专题课评估未位淘汰制,每学年淘汰每个主体班教师教学评估排名最后的教学专题。 要求由教学模块负责人在下一学年选择模块专题时对教学评估排名最后的教学专题不予考虑,教务处进行监督。 监督结果有争议时由教务处提交主体班教 学评估领导小组 讨论裁决。 教学 质量评估分作为岗位聘任、评选校级优质课、推荐参 评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质课、评选优秀老师 等奖项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 广西区党校 、广西行政学院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 》 《广西区党校 、广西行政学院 教学模块评估表》 18 附 1: 广西区党校 、广西行政学院 教师教学 质量 评估表 上课班级: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授课专题: 授课教师: 讲授式课堂教学评分 表 项目 评分内容 得分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教学内容 (满分 50分) 选题符合客观需要,具有理论探索和现实意义 [8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内容有深度和广度,具有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观点有新意、有创见,符合政策法规 [12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对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的阐述到位 [12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8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运用资料准确,信息量大 [5分 ] [00] [01] [02] [03] [04] [05] 内容安排合理有序 [5分 ] [00] [01] [02] [03] [04] [05] 教学方法 (满分 25分) 语言表达条理性、清晰性、灵活性 [10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方法灵活,突出 重点,详略得当 [9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启发学员思考,引导学员参与 [6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教学效果 (满分 25分) 满足培训的需求 [7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帮助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分 ] [00] [01] [02] [03] [04] [05] 启发工作思路或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 [5分 ] [00] [01] [02] [03] [04] [05] 补充知识与更新观念 [4分 ] [00] [01] [02] [03] [04] 促进学员间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 [4分 ] [00] [01] [02] [03] [04] 书写意见和建议: 19 广西区党校 、广西行政学院 教师教学 质量 评估表 上课班级: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授课专题: 授课教师: 案例式( 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互动式 )课堂教学评分表 项目 评分内容 得分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教学内容 (满分 50分) 选题符合客 观需要,具有理论探索和现实意义 [10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案例描述体系完整,案例具有新颖性及原创性或者研讨主题鲜明,问题设计合理,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讨论性 [15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运用资料准确,信息量大 [5分 ] [00] [01] [02] [03] [04] [05] 内容安排合理有序 [8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点评总结准确、深刻,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12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教学方法 (满分 25分) 语言表达条理性、清晰性、灵活性 [8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方法灵活, 突出重点, 详略得当 [7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启发学员思考,引导学员参与程度 [5分 ] [00] [01] [02] [03] [04] [05] 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引导作用和组织能力[5分 ] [00] [01] [02] [03] [04] [05] 教学效果 (满分 25分) 满足培训的需求 [7分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帮助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分 ] [00] [01] [02] [03] [04] [05]。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共9项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需要 不 消耗 不 消耗 消耗 顺 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顺 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逆 浓度梯度 低浓度 高浓度 O CO H2O、甘油、乙醇、苯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Na+ 、 K+、 Ca2+等离子;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 物质浓度 ,氧气, 温度 运输速率 物质浓度 运输速率 氧气浓度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速率 物质浓度 运输速率 氧气浓度
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穿透膜 37℃ 下 40min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膜上的蛋白质具有 流动性 新技术带来新模型 新技术带来新模型 ① 侧向扩散运动;②旋转运动;③摆动运动 磷脂分子的运动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新技术带来新模型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 1972年桑格 ()和尼克森 ()提出了新的生物膜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为多数人所接叐。 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的总结 :
蚯蚓冬季生长繁殖有措施
2、一致的。 坑好以后,先在坑底垫一层 10 厘米厚的干草,草上加 30 厘米厚的畜禽混合粪料,粪便料要求捣碎松散,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粪料中加一些酒糟渣,含水 50%左右。 粪上加 10 厘米厚的干草,干草上铺两条草袋或者麻袋,再投以 30 厘米含蚯蚓粪的培养料,料上盖一层稻草,草上加 米厚的发酵烘料,上面再盖好覆盖物,覆盖物上再盖塑料薄膜。 晴天中午揭开塑料薄膜,并让太阳晒暖料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