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地下室外架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宽度小于 3000 ㎜立面采用“之”字撑设置。 ( 5)连墙杆: 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 在门窗洞口处采用加设两道横杆通过扣件与连墙杆连接。 如下图所示:与墙搭接≧ 600 ㎜。 扣件 横杆连墙杆 连墙杆应采用刚性连接,随脚手架的升高设在靠近立杆 300mm 的范围内。 呈水平垂直与墙面设置,也可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稍微下斜,不 4楼地下室外架施工方案 10 允许向上翘起。 由于本工程外架高度不是很高,其余连墙杆设置有困难的地方采用斜向抛撑,抛撑必须连接于架体主节点上,与地面夹 角不宜大于 60176。 ,下部铺垫垫木(垫铁)。 6)铺设脚手板: 作业层脚手板,厚 30— 50 ㎜,宽 350— 450 ㎜,长 3500— 4000 ㎜,满铺,随施工进度逐层上翻。 施工一层顶时(二层楼面)设隔离防护层,满铺脚手板。 在脚手架外立面用密目安全网满封。 作业层外侧设 的护身栏杆,并在护身栏杆与脚手板高度 处加设一道栏杆,以加强作业层外侧的防护。 为了加强作业层密目安全网耐穿透力,在该层再设一道 高的小目安全网。 在作业层的外立杆内侧纵向连续设置 18~ 20cm高、 3cm 厚的木板作挡脚板。 脚手板必须满铺。 脚手板接头处需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为 130~ 150mm,脚手板对接处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 300mm。 7)挂安全网: 在外排立杆内侧挂密止安全网,安全网用铁丝捆绑在纵向水平杆上,拉紧绷直,两块密目网之间用铁丝连接,搭接 100 ㎜。 作业层部位,在密目网内侧增挂小目安全网,用铁丝绑扎在纵向水平杆上。 架体拆除: 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4楼地下室外架施工方案 11 ( 1)认真清理架体上的所有悬浮物及障碍物并保证清理过程中被清理物不得翻倒、抛掷到地面。 ( 2)对架体的每个节点、连墙杆、支承件进行认真的检查,对不合要求的加固、补充 完善。 ( 3)对参加拆除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技术交底。 2)拆除时的防护措施: ( 1)拆除现场设警戒区,配专人负责警戒工作。 ( 2)停止拆除区域内所有施工,待外架拆除完毕后方可进入该区域作业。 ( 3)拆除工作由架子班长或持证上岗的架子工指挥。 3)拆除作业时的工作程序: ( 1)拆除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后,再次对各部位的完好状态进行一次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2)拆除工作按搭设的反程序进行:安全网→护身栏杆→踢脚板→最上一组剪刀撑→连墙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3)拆除时必须按规定逐层循环作业,不允许 分立面拆除或踏步式拆除,认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4)所有连墙杆、剪刀撑必须随脚手架的拆除同步进行,不准先行拆除。 (5)每班作业完后,必须对存留的架体进行检查,对不稳定的部位加固后方可离开。 (6)对拆下来的材料不得随意朝下投掷,有组织地输送到地面分类 4楼地下室外架施工方案 12 堆放。 (7)每个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安全措施: 1)脚手架搭拆必须由持上岗证的专业架子工承担,凡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适应高处作业体征的人员不得上架操作。 2)搭拆作业前,必须检查个人的安全 防护用品是否完好,着装是否紧凑,工具袋等必需用品是否齐全完备,待一切确认后方可进入作业区作业。 搭设时为防止架体倾倒,应设置抛撑,间距为 6000 ㎜。 3)在搭拆脚手架过程中,所有杆件、施工材料不得随意堆放在脚手架上,必须将每一个杆件固定牢固后再搭设下一个杆件或拆除运送到安全地方后再拆下一个杆件。 架体上不得存放任何悬浮材料。 4)不准利用架体作垂直吊拉运送材料的支架。 5)操作人员必须步调统一,设专人指挥。 当两人共同搭拆同一杆件时必须互相呼应,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 6)在夜间、雨雪、强风天气严禁外架作业。 7)电梯井洞口防护措施 电梯井口设置工具式防护门,用φ 12 的螺纹钢筋、按水平间距30cm 竖向间距 40cm 焊制而成,并在防护门上要刷漆、上锁、挂牌。 电梯井筒内每隔一层在入口处设置一个用φ 25 钢筋、钢管及木板搭设的平台,中间一层用钢筋支托安全网一道,网上及平台上均不得存有杂物。 电梯井内不准做垂直运输通道或垃圾通道。 4楼地下室外架施工方案 13 8)结构临边防护措施 在结构四周边线及注腊间等内 50cm 处设置全封闭式护身栏,使用材料均采用φ 48 钢管。 其高度不低于 、立杆间距不大于 、竖向每隔 设一道通长大横 杆、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三脚架。 沿钢管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持醒目标志牌;护身栏杆四周满挂密目安全网、白天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临边四周 1m 范围内不准堆料、停放机具。 9)楼梯间防护措施 楼梯的侧边利用脚手架做安全防护,架子立管从梯井内搭设,侧边沿楼梯坡度方向做一道 高的护身栏,侧边底部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