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污水泵站沉井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利用高压射水将石 块 冲出,或放炸药进行 爆药。 刃脚下 有 铁件时,采用水下切割法清除。 纠正倾斜和位移 ① 挖 土纠正倾斜。 在刃脚较高的一侧 挖 土,在刃脚较低的一侧圆木撑支垫,随着沉井下沉,即可 纠 正。 ②采用 井顶施加水平力,刃脚低的一侧加设支垫纠正倾斜。 根据沉井的大小在低的一侧用 5~ 6 组原木支撑沉井壁预留的缺口内,原木与井壁呈 300左右的夹角 ,下面用枕木垫底。 在沉井的另一侧设置滑轮组,一 端 固定在沉井顶部,另一端固定于附近特设的地锚(或其它物体)上,并加设平衡重增加持续拉力,进行牵引,同时在井内配合 挖 土纠偏。 在水平推力、拉力及适当 的刃脚挖土综合作用下,使 沉井的偏斜逐渐纠正到允许偏差范围内。 沉井施工方案 21 ③ 增加土压纠正倾斜,在沉井偏 斜的一侧抛石填土,使该侧土压力较另一侧大,从而随着井身逐渐下沉来纠正其倾斜。 ④ 发挥现场挖掘 机作用,可在沉井 倾 斜壁上顶推,另一侧卷 场 机拉, 井 内 挖 土下沉纠偏。 ⑤ 纠正沉井位 移 时,可先 挖 土,使沉井的顶面向位移方向倾斜之后,让其沿倾斜方向下沉,直至沉井底面中心与设计中心位置重合,再将其按偏斜纠正。 当位移量 较 大时 , 一次不能完成纠正任务,可按以上方法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沉井纠 正 位置时也不能使沉井倾斜下沉太多造成以后恢复竖直困难,应根据 沉井将要下 沉的 深 度及纠正的偏差量而定。 本工程沉井 下 沉遇淤泥层 可采用吸泥排出井外,为防止堵塞吸泥机,在吸泥机工作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吸泥管口离地面 15~ 50cm沉井施工方案 22 为宜,停吸前应将吸泥机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再关闭风阀,经常注意风压,防止回风,避免导管内泥浆倒灌入吸泥器和风管内,弯头及排泥管的接头处易被堵塞,要经常注意勿使木块、草袋 等杂物掉入井内,必要时可停机清理,随时注意井底面情况变化,防止周围土层坍落或涌水翻砂而埋住吸泥机。 吸泥机构造如图所示: 第二节 模板支设 沉井壁采用规格 1500( 1200) mm 250mm 55mm 的组合模板拼装,在刃脚内侧,井壁与内墙连接部位预留插筋孔,以及墙壁安对拉螺杆处,均采用非标准木模板。 刃脚垫架上模板分段安装,以利于垫架拆除。 刃脚上部模板,采用 4 节模板进行进行组装。 考虑浇注速度快,对模板产生很大的侧压力,用两条脚手钢管并排作内外模竖杆,以及¢ 14mm 的对拉螺杆用蝴蝶扣固定,穿螺杆部位纵横向间距 500500mm,中部设止水片,与螺杆接触的部位周圈满焊,相应地在靠砼沉井施工方案 23 一面以小方木等距离支顶。 用扁钢或钢丝绳制做井箍圈按井壁曲率制作,用法兰螺杆连接来调节固定,并用适当支撑支顶在脚手架上 保持模板稳定,并利用下一节的沉井模板固定上一节沉井模板。 水平支撑井内可以按半径尺寸设水平支撑,防止跑模。 沉井模板计算: 沉井模板采用钢木结构,外模按定型钢板,井内模采用建筑 18㎜厚的胶合板或竹合板。 方木横肋 100 100mm 或 100 80mm,肋距 250mm 竖杆用脚手钢管两根并用,在两根钢管之间穿¢ 14 1300mm 螺栓对拉,纵、横距为@ 500mm,内外模板由拉结螺栓用两个蝴蝶扣扣固定在竖杆上拉紧。 沉井模板整体固定采用扁钢或钢丝绳分几段连接,在段端上用法兰螺栓连结,并调节松紧(大小)固定整体模板。 此 种方法起到箍住沉井保证沉井的几何尺寸的作用。 沉井的荷载: 沉井自重: =101 25KN/M2 砼振捣力: 施工荷载: 总荷载: 取 1 平方米单元计算: 每 1 平方米内有 9 根连结螺栓,每根承受水平力: P1=N/9=沉井施工方案 24 查表得 螺距 =, 12 受力 =(不可) 14 受力 =(可) 选用 14 对拉螺栓,螺栓分两种:沉壁厚 、。 必须扣上两个蝴蝶扣。 强度验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由《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得有关内力系数 M=KQL2= =Wji=M/[E7m= = 为木材弯矩容许应力。 调整系数 M=,侧模的截面尺寸 20 250mm,其载面抵抗矩 W=1/6 25 22= W=Wji= 剪力验算: 由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查得剪力系数为 ,则剪力 Q== = [max=3/2 Q/bh=14940/250 20=[max《( [f]=110N/mm2,满足要求,以上验算按木模板计算符合施工技术规范 ,若是钢模板肯定也能符合规范要求,在此不再验算。 选用竖杆脚手钢管挠度验算: 从〈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查得挠度系数。 K= 沉井施工方案 25 F=Kql179。 /100EI = 105 ()3 106/1 102 105 103 = 1010/ 1010=1/400 满足要求 第三节 钢筋绑扎 钢筋制作成型后,用大板车运入现场,人工绑扎。 绑扎前,在沉井刃脚外圆边按图纸要求预埋一圈护角角钢,焊锚固筋与刃脚钢筋连接,角钢安装完毕后,再绑扎刃脚上的井壁钢筋。 第一节井壁竖筋一次绑扎到位,水平筋分段绑扎。 与上一节井壁连接伸出的插筋, 按接头错开 1/4,采用焊接方法连接。 与内墙连接部位预留连接钢筋,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垂直钢筋间距采用开出槽口的木卡尺挖制,水平筋间距选用一批竖筋按间距焊上短筋头控制。 第四节 砼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砼运输罐车运到现场沉井边用汽车泵输送到位,通过泵车导管沿沉井壁均匀浇注。 浇注采用分层平铺法,每层 3050cm,用 50 振动捧振捣密实。 浇注时要分段按顺序浇注,保持对称均匀下料,以避免一侧浇注过高,使沉井倾斜。 两节砼的接缝处设凹凸型水平施工缝,上节砼须待下节砼强度达到 70%后才能浇沉井施工方案 26 注。 下一节砼接缝处 应经凿毛及冲洗处理干净,并浇 10 ㎜厚减半石子砼或 50 ㎜的水泥砂浆。 为加快模板拆模时间、缩短工期,应在砼中掺入早强剂,砼采取人工浇水养护。 第五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 圆形孔:当圆形孔直径小于 300mm,可采用相同大小的钢管断成200mm 长,并用钢筋焊上提手。 矩形孔:可采用钢板焊成相应大小的框形。 当预留孔洞较大时,一般采用木模制作,要做到牢固不变形,有钢筋的位置应开口。 当预埋件平面向下时,在模板支完后即放出预埋件的准确位置,并安放预埋件,采用电焊固定,而后绑扎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对预埋件进行验收, 如位置偏差时应作调整; 如预埋件较小,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安放预埋铁,采用电焊与绑扎好的钢筋点焊固定;当预埋件平面向上时,一般在模板支完后放出预埋铁的准确位置,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安放预埋件。 为了保证预埋件标高准确,在制作预埋件时注意埋件的铁脚长度与面板厚度之和应等于板的厚度,这样安放时直接放在模板上即可。 固定采用电焊与钢筋网或模板点焊的方法。 池壁预埋件的施工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由施沉井施工方案 27 工员根据设计图纸在钢筋骨架上画出准确的预埋铁位置,将预埋铁采用电焊的方法与钢筋骨架固定牢。 封模前应对预埋件进行验 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封模。 第六节 脚手架施工 一、施工前准备 工程 技术 人 员施工前应按施工方案及 脚手架有关的要求向架设人员进行技术 、安全 交底。 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清理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在脚手架使用过程,周围严禁开挖沟糟。 二、地基与基础 脚手架 底部的地基要达到一定的承受能力,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夯实、换填等处理。 底座底面标高 要 高于 周边 自然地坪 5 ㎝ 防止基础浸水。 基础验收合格后,按要求放线定位 开始 施工。 三、搭设 脚手架要 按施工 进度 进行 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能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纵向水平杆构造按下列要求搭设: 沉井施工方案 28 A.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 3 跨 B.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能大于纵距的 1/3,如图所示: C. 搭接 长度 不应小于 1m,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件端的距离 不应小于 10 ㎝ D. 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使用竹笆脚手时横向水平杆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40 ㎝如图所示: 沉井施工方案 29 横向水平杆: A.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扣扣接且严禁拆除。 B.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 给 距的 1/2。 脚手板 A.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 15 ㎝ B. 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接头处必须没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小于 15 ㎝,搭接铺设时,搭接长度,应大于 20 ㎝横向 水平不应小于 10 ㎝,如图所示: 沉井施工方案 30 C. 竹笆脚手板四个角用直径 ㎜的镀锌铁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D. 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小于 15 ㎝,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连接。 立杆 A.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底座或垫板 B. 脚手架必须设纵 、 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用直扣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 ㎝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用直扣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不能达于 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 50 ㎝,如图 所示: 沉井施工方案 31 C. 底层步距不大于 2m。 D.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E. 立杆顶端高出工作面上皮。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A. 每道剪刀撑不应于 4 跨且不小 于 6m,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如图所示: 沉井施工方案 32 斜道 A. 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高度小于 6m 时采用一字型斜道,大于 6m 采用之字型。 B. 宽度不小于 ,坡度 1: 3 拐弯处设置平台。 C. 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档脚板,栏杆高度为 m,挡脚板高度 18 ㎝,如图 所示: 拆除 A.应 由上至下 进行 拆除。 B.拆到 最后一根立杆高度时,应在适当设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 连接 墙 的杆 件。 C. 各 钢管、脚手板及扣 件严禁 直接 抛掷至地面。 内壁支模及内脚手架 在井外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内壁模板支设,采取在下一节沉井壁上预埋件的办法,焊悬脚手架,随着沉井下沉,而不影响井内挖土、运土等作业。 井壁上预留管道孔,为防止下沉时重量不等,影响重心沉井施工方案 33 偏移和沉水涌入井内,施工中采取在洞上内外预埋钢板和螺栓,用钢板、木板封闭,中间填与孔洞重量相等的砂石或块石配重。 沉井脚手架施工计算: 沉井脚手架主要由钢管与扣件组成,在沉井四周为双排脚手架, 钢管规格为 48,壁厚 ,整个脚手架系统由大小横杆、主杆、剪刀撑、拉杆、扣件等组成。 立杆横距 ,纵距 ,内立杆距外墙 ,脚架步距 ,施工荷载为 5KN/m2, H=14m。 A、沉井内壁每隔一米设槽钢 12# [牛腿,预埋螺栓Φ 18 400。 螺栓强度计算: F= d2fc/4= 182 210/4=脚手架的荷载: 脚手架自重 14=施工荷载 5KN/m2 总荷载 钢管规格 48 A=489mm2 I= 三角形牛腿弯矩 M=FL= = 经计算采用 18 400 预埋螺栓强度大于脚手架抗弯强度,使用安全。 B、立杆强度计算: a=M/A=9250/489=f=250N/mm2满足要求 沉井施工方案 34 C、立杆稳定受压应力计算 长细比 λ =L/I=1200/= 查脚手架数据表得ψ = =N/A=9250/ 489=205N/mm2满足要求 D、大横杆的挠度计算 截面抵抗矩 I= (D4d4)/D= ()/48= 挠度 W= FL3/100EI = 9250 106/100 10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