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岳驴舍饲养殖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 1 次,以晚饲为主。 忌喂半干不湿、折之不断的饲草。 集约化养驴以圈厩养殖较佳。 圈舍内设有供给食用的食槽,每头驴应留足6080 厘米长的食位,在成年驴之间,按食位距离,设置坚固的栅栏为障,以阻止其互相袭扰。 搞好饲舍卫生,食槽和水缸要定期清洁消毒。 圈厩应建在远离村庄的地方,以免受疫病感染。 圈厩温度应控制在 1624之间,保证冬暖夏凉。 圈舍做到五净(槽内草净、水净、槽净、圈净、驴体净)和三防(指防暑、防寒、防病)。 二、良种繁育疆岳驴是优良地方畜种,一生可产驹 10 头左右,每年 36 月份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多数为 18 天,发情持续期为 48 天,母驴发情症状主要是上下鄂频频张开,张大嘴巴,两耳向 3、后,见到公驴时,阴门频频张开,排尿时有拌嘴现象,表现愿意接受交配,母驴发情开始后 34 天容易受胎。 目前疆岳驴以同类交配繁育为主,集约化养殖可采用人工授精法,加速良种的推广培育。 三、分群管理应根据驴的用途和个体分槽定位饲喂,临产母驴和当年幼驹要用单槽。 哺乳母驴的槽位要相应宽些,便于幼驹吃奶和休息。 种公驴要具有健壮的体质,应长期坚持隔离补料的方法,多样搭配,适量提高青绿干草粉的比率。 在饲料中加微量元素钴、碘、铜、硒等,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增重。 根据生产母驴登记档案,及时淘汰老、弱或繁殖力低下的母驴,达到提高驴群整体繁殖率的目的。 四、疫病防治遵循以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防疫原则,采取集中防疫和季节性防疫制度,定时定期进行消毒工作。 疆岳驴常见病有流感、疝痛,一般炎症及创伤等寄生虫病有焦虫病、坏死杆菌病、瘦虫病、疥癣病传染病有脑炎、驴胸疫等。 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监测测报网,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保证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