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旋毛虫病内容摘要:

2、虫。 大部分幼虫随血流散布到全身。 横纹肌是旋毛虫幼虫最适宜的寄生部位。 刚进入肌纤维的幼虫是直的,随后迅速发育增大,逐渐卷曲并形成包囊。 犬体内的包囊呈圆形,大小为 02503 毫米*04 毫米,眼观呈白色针尖状。 包囊内含有囊液和 12 条卷曲的幼虫,个别可达 67 条。 包囊在数月或 12 年内开始钙化,钙化包囊的幼虫仍能存活数年。 诊断要点: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水肿。 但自然感染犬症状较难发现,生前诊断较困难。 必要时可采取肌肉做活体组织检查,也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间接血凝试验。 死后可根据在肌肉中发现幼虫确诊。 可采取膈肌左右角(或腰肌、腹肌)各一小块,再剪成麦粒大的小块 24 块,用厚玻片压片镜检(2050X)。 防治措施:搞好卫生,消灭鼠类,将尸体烧毁或深埋。 禁止随意抛弃动物尸体和内脏。 对检出旋毛虫的尸体,应按规定处理。 喂犬的生肉必须经过卫生检验,证明无旋毛虫才可喂饲。 旋毛虫病可试用丙硫咪唑治疗,用量按 2540 毫克千克体重?日,分 23 次口服,57 天为 1 疗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