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2单元第5课时内容摘要:

达到很高的审美境界。 如 : 辞官归隐 , 水路兼程 , 归心似箭的意境。 水乳交融 , 儿童绕膝 , 自得其乐的心境。 扶杖漫游 , 览胜赏美 , 欣 喜自由的情境。 平淡洒脱 , 悠然飘逸 , 幸福安适的梦境…… ( 2 ) 语言的简洁。 陶渊明是一位造诣极深的语言大师 , 应体会他在语言运用上平淡、简洁的特点。 如虚词 : 胡、奚、焉、曷。 实词 : 芜、瞻、荒、谏、策、抚、期、眄、形役、惆怅、迷途、晨光、熹微、衡宇、壶觞、怡颜、寄傲、流憩、矫首、遐观、出岫、倦飞、盘桓、窈窕、崎岖、欣欣、涓涓、遑遑、帝乡、良辰、植杖、耘耔、舒啸、乘化等。 ( 3 ) 韵律的优美。 本文运用‚辞‛的形式 , 既便于叙事 , 又便于抒情。 既有诗歌的韵律美 , 又有散文自由奔放、华美多变的特点。 在用韵上 , 也是既规范典雅 , 又别具一格。 如第 1 段 : 归、悲、追、非、衣、微 —— 齐微韵。 第 2 段 : 奔、门、存、樽 —— 真文韵 , 颜、关、观、还、桓 —— 寒山韵。 第 3 段 : 游、求、忧、畴、舟、丘、流、休 —— 尤侯韵。 第 4 段 : 时、之、期、耔、诗、疑 —— 支思韵。 陶渊明的辞赋文字洗练 , 对仗工整 , 多用偶句 , 平仄有致 , 声律和谐 , 以‚兮‛言情 , 以‚辞‛定体 , 具有整体的韵律美。 2. 中国封建社会 , 读书人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宏大的抱负 , 那么 , 有着‚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的陶渊明归隐后就真的坦然吗 ? 而‚乐夫天命‛是否表现出作者消沉颓废的思想呢 ? 答 : [ 答案 ] 观点一 : 陶渊明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 ,而置身于名利场 , 无异于笼中之鸟 , 毫无快意可言。 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顺应自然 , 享受自然 , 在与自然的亲近中 , 他的生命才能释放出无穷的活力。 所以 , 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 , 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 , 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 , 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 , 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 , 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观点二 : 陶渊明也算是名臣之后 , 曾祖陶侃是晋朝的开国元勋 , 官居大司马 , 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 , 他本人年轻时也曾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 所以入仕为官是他的 初衷 , 但是官场的黑暗、仕途的坎坷让他内心矛盾 , 曾几度中辍。 陶渊明出身贵族 , 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 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 , 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灭后 , 他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 他归隐后亲自参加劳动 , 与下层人民有了较广泛的接触 , 在自然的生活中释放着自己坦然的心性。 观点三 : 陶渊明虽归隐田园 , 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 在书卷中追求宁谧 , 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 , 就如文中所说‚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 , 日子过得惬意 , 充实 , 有意义 , 但他内心深处仍然表现出一种茫然和困惑 , 如‚善万物之得时 , 感吾生之行休‛是在感叹岁暮 年衰 , ‚寓形宇内复几时‛又是在悲叹人生无常 , ‚聊乘化以归尽 , 乐夫天命复奚疑‛则反映了他难以排遣的有志难伸的痛苦和矛盾 , 这些多多少少表现了他一定的消沉颓废的情绪。 观点四 : 陶渊明素有济世之心 , 但东晋王朝承袭门阀制度 , 中小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 他的大志根本无法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 , 从他第一次出仕到辞官归乡这十多年里 , 他降志辱心周旋官场 , 这使他对黑暗现实逐渐失望而至绝望。 因此 , 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弃是他归田的直接原因。 诗人回归田园 , 崇尚自然 , 这里的‚自然‛指人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 这是一 种对‚本我‛‚真我‛的追求。 所以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的田园情趣 , 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本文中陶渊明的思想感情 , 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 , 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 给陶渊明写一封信 假如你是东晋一位与陶渊明相交颇深的朝中大臣。 晋安帝与当朝大臣刘裕都很欣赏陶渊明 , 在得知陶渊明打算回乡隐居时 ,他们让你写一封信 , 劝说陶渊明到朝中为官。 你打算在信中写些什么 ?( 30 0 字左右 ) 【活动说明】学生可以大胆想象 , 阐明自己的观点。 叙述、议论相结合 , 观点鲜明 , 有理有据。 用第二人称 , 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 结构完整 , 语言简 明、连贯、得体。 能够结合时代背景 , 或者用文言文写作更好。 【成果展示】 文言虚词何 《说文解字》说 : ‚何 , 儋也。 从人可声。 胡歌切。 ‛何 , 本义是担负的意思 , 现在多用作虚词。 ( 一 ) 用作疑问代词。 1. 单独作谓语 , 后面常有语气助词‚者‛‚哉‛‚也‛ , 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 : ①何者 ?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或异二者之为 , 何哉 ?( 《岳阳楼记》 ) 2.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 可译为‚哪里‛‚什么‛。 翻译时 ,‚何‛要后置。 例 : ①豫州今欲何至 ?( 《赤壁 之战》 ) ②大王来何操 ?( 《鸿门宴》 ) 3. 作定语 , 可译为‚什么‛‚哪‛。 例 :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 ? 杜鹃啼血猿哀鸣。 ( 《琵琶行》 )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 《岳阳楼记》 ) ( 二 ) 用作疑问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 , 常表示反问 , 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 : ①何不按兵束甲 , 北面而事之 ?( 《赤壁之战》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2. 用在形容词前 , 表示程度深 , 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 : 至于誓天断发 , 泣下沾襟 , 何其衰也 !( 《伶官传序》 ) ( 三 ) 作语气助词 , 相当于‚啊‛。 例 : 新妇车在 后 , 隐隐何甸甸。 ( 《孔雀东南飞》 ) ( 四 ) 通‚呵‛ , 表喝问。 例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过秦论》 ) ( 谁何 : 呵问他是谁 ) ( 五 ) 组合成复音词。 1. ‚何如‛‚奈何‛‚若何‛ , 表示疑问或反问 , 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 :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 , 则何如 ?( 《寡人之于国也》 ) ②沛公大惊 , 曰 : ‚为之奈何 ? ‛ ( 《鸿门宴》 )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 《阿房宫赋》 ) 2. ‚何以‛ , 即‚以何‛ , 介宾短语 ,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根据‚以‛的不同用法灵活翻译 , 可译为‚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 : ①一旦山陵崩 ,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触龙说赵太后》 )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 何以能鼓乐也 ?( 《庄暴见孟子》 ) 3. ‚无何‛ , 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 : 抚军不忘所自 , 无何 , 宰以卓异闻。 ( 《促织》 ) 4. ‚何乃‛ , 译为‚怎能‛。 例 : 何乃太区区 !( 《孔雀东南飞》 ) 写作技巧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法 , 亦称‚直陈肺腑法‛。 它是敞开心胸 , 不依托任何事物 , 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 , 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 抒情一般分为两种 :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 它不同于间接抒情的地方 , 在于它不凭借外物作依托 , 无论心 里有什么话 , 有什么想法 , 有怎样的感情 , 将其和盘托出 , 抒之而后快。 这种抒情方式看似平淡 , 但它却贵在于平淡之处显真情。 直抒胸臆要有特定的氛围 , 要有真情实感 , 要注意场合 , 不能无病呻吟。 【示例】 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鉴赏 ]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 , 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第四句直抒胸臆。 诗人饱蘸感情 , 凌空一笔 , 使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突显出来 ,画面顿时神韵飞动 , 光彩照人。 一个‚独‛字 , 让人心寒无比。 ‚怆然而涕下‛ , 更见凄凉 , 引发了后世众多怀才不遇士人的情感共鸣。 2. 我的一滴泪 , 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 呵 , 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 ! 在纷飞的战火中 , 你是那样刚强 ! 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 , 你没有哭。 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 , 你没有哭。 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 , 你没有哭。 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 , 烧你 , 烤你 ,你没有哭。 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 , 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 可是今天 , 当你的战友 —— 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 , 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 ! 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 , 都倾洒在今天 ! 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 ! 请收起眼泪吧 , 亲爱的、 可敬的人民 ! 你的泪是这样倾流不止 ,已经洒湿了你们的国土。 我知道 , 你是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惜 ,为中国战士的一点点工作而感怀。 你今天的泪 , 是对中国战士的最崇高的评价 , 是给予中国战士的无上的光荣 ! 我知道 , 这泪雨中的每一滴 , 都不是普通的眼泪 , 一颗 , 一颗 , 都是万金难买的友谊的珍珠 ! ( 选自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 [ 鉴赏 ] 选段在前文充分叙事的基础上 , 将笔锋一转 , 围绕送行的眼泪直抒胸臆 , 歌颂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运用了排比、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 反复书写送行的眼泪中包含的深意 , 说送行的眼泪是‚万金 难买的友谊的珍珠‛。 这坦露胸怀的抒情 , 使情感达到了高潮 , 突出地表现了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 田 赋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 , 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 , 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 , 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 微昧. ., 追渔父以同嬉。 超埃尘以遐逝 , 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 仲春. .令月 , 时和气清。 原隰郁茂 , 百草滋荣。 王雎鼓翼 ,鸧鹒哀鸣。 交颈 颉颃. ., 关关嘤嘤。 于焉逍遥 , 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 , 虎啸山丘。 仰飞纤缴 , 俯钓长流。 触矢而毙 ,贪饵吞钩。 落云间之逸禽 , 悬渊沉之 鱼少鱼留。 于时曜灵俄 景., 系以望舒。 极 般游之至乐 , 虽日夕而忘劬。 感老氏. .之遗诫 , 将回驾乎蓬庐。 弹 五弦. .之妙 指., 咏 周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