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热电mis软件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的管理方式已经非常迫切。 设计目标 发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运行、科学管理和经济效益。 如何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整体优化,把企业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获取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充分考虑到将来面向电力市场的发展特点,设计并开发出先进的、实用的、具备发电企业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这是发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 1)实用性: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从实用性出发,满足企业领导及各部门日常管理和对生产数据的需求,为管理和决策工作提 供数据支持。 ( 2)先进性:整个系统软硬件的选择应具有先进性,使得软硬件具有较大的可扩展余地,应代表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同时要坚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原则应当选择成熟和先进的软硬件平台,选择先进的技术路线和开发方式,从而保证系统起点高,功能强,生命周期长。 ( 3)易操作性: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管理人员的,一般来说,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知识不是很精通,因此要求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直观、层次清晰,易于掌握,便于理解和操作。 同时要求系统具有易学习性。 ( 4)可扩充性:需求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变 化是必然的,因此本系统必须适应需求的变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用户自定义性或自我适应性,当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能继续正常运行或经简单修改后能正常运行。 ( 5)可维护性:开发过程科学、规范,并且保持全面完整的开发文档,系统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合理编制和设置响应故障的中断处理程序。 系统交付后,维护工作量小,并且维护简单。 经系统培训后,应实现用户承担一般的系统维护,这样才能实现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 6)开放性:系统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保证多种平台的兼容性,多家产品的集成性,多种技术的并存性。 新开发的业务层应用系统应 该将各部门原有应用软件有机地容纳进来,有效完成原有软件的功能。 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 2 300MW 供热机组工程 第四批辅机设备 MIS 系 统投标文件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 20201224 ( 7)符合标准: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条例、管理条例,以及有关规划。 ( 8)安全性:具有完善和易于使用的系统安全策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 9)通过系统的建设实践,逐步完善信息管理机构和制度,在企业中培养形成一支既懂业务、又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为系统的维护、深化和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依据 编制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所依据的主要文件有: GB/T 12504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4394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代码》 等国家标准代码 GB/T124031990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等电力行业标准代码 电力工业部:《电力工业信息自动化“ 95”规划和 2020 年发展纲要》 部电办( 97) 414 号。 中国电力信息中心 :关于《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验收导则》的通知 中电信系管( 1997) 62 号。 中国电力信息中心:《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 WWW 网站建设规范》(讨论稿)。 第二章 解决方案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起源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OOPL),面向对象软件编制已经成为软件编程标准。 同时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作为与面向对象系统编程的配套方法日益成为主流方法。 与其它软件工程方法相比,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可以在整个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 2 300MW 供热机组工程 第四批辅机设备 MIS 系 统投标文件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6 20201224 生命周期 达到概念、原则、术语及表示法的高度一致。 这种一致性使得各个系统尽管在不同的开发与演化阶段有不同的形态,但可具有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良好映射。 这一优点使它不但能在各个级别支持软件复用,而且能对各个级别的复用形成统一的、高效的支持,达到良好的全局效果,传统的系统分析方法与面向对象的软件编制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和需要进行转换,所以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系统分析方法以面向对象的方法为主流方法,这也是目前软件工程的主要推荐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聚合、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 发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对象)出发来构造系统,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 具体地讲,面向对象技术是从问题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用对象作为对这些事物的抽象表示,并以此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 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和服务,属性表示事物的静态特征,操作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 对象的属性和服务结合为一体,对外屏蔽其内部细节,称作封装。 把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服务的对象归为一类,类是这些对象的抽象描述,每个对象是它的类的一个实例。 通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抽象的原则,可以得到较 一般的类和较特殊的类,特殊类继承一般类的属性和服务。 复杂的对象可以用简单的对象作为其构成部分,称作聚合。 对象之间的消息通信表达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对象之间的关联表达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 因而,在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的系统中,对象对应着问题域中的各个事物,它们内部的属性与服务刻画了事物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对象类之间的继承关系、聚合关系、消息和关联如实地表达了问题域中事物之间实际存在的各种关系,可直接地映射问题域。 而实际上,面向对象方法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主流技术,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模型对问题域的这种直接的映射。 这种直接映射使得从分析、设计直到编程和测试、维护成为了自然且连续的过渡过程,从而使软件开发各阶段能够形成紧密的衔接,大大降低了整个开发过程的难度、工作量和出错的可能性。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方法要求建立对象模型、对象状态转换模型、对象功能模型。 ( 1)对象模型 对象模型包括:抽取对象、确定对象结构、确定主题、确定对象属性、确定对象的活动等方面内容。 抽取对象是人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定的机械的方法。 对象可以是反映用户需求的任何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者我们描述用户需求的需要认为定义的某种概念。 简而言之, 对象可以是任何描述需求有用的事物或概念。 尽管没有一定的方法抽取对象,但是在管理系统开发中,我们可以遵循抽取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 2 300MW 供热机组工程 第四批辅机设备 MIS 系 统投标文件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 20201224 数据库所需要的实体的抽取规则抽取对象,首先是实体加上活动成为对象,然后再进行优化,按照对象的结构特性进行优化,增加需要的对象。 对象之间有两种类型的关系,对象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是对象的继承关系,对象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对象的构成关系。 在系统分析中,主要关心的是对象的继承关系。 由于我们仍然使用实体关系模型作为建立数据库的工具,所以对象的构成关系将表现在 实体之间的关系。 对象之间的主题指较多的对象组成系统时需要将对象群划分为多个群体,即为多个主题。 对象的属性,需要保存的属性需要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所以对象抽取时,需要按照数据库第三范式的要求抽取。 对象属性抽取时,需要描述对象的属性名称、类型、缺省值、创建规则、删除规则、修改规则。 属性的规则对应数据库的触发器。 对象的活动在对象模型抽取之后抽取。 ( 2)对象状态转换模型 对象具有多个状态时,需要描述对象的状态转换过程。 对象在某个事件发生时进行状态转换。 对象的状态转换是对象属性的变化,对象的状态由属性值体现。 事件 是某一时间发生的事。 事件发生时,对象的一个活动对事件进行处理,然后对象状态发生了变化。 对象状态转换模型即描述这种变化。 ( 3)对象功能模型 对象功能模型描述对象在事件发生时,由一个活动进行处理,同时可能需要其它对象参加处理,这时对象将发送消息给其它对象,要求其它对象的活动进行处理。 对象的功能模型即表示对象在事件发生时的处理过程。 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电力系统总体设计时,可以抽取对象、对象结构、对象主题,在进一步的系统分析时再完善和完成所有的工作。 面向对象的技术关键是数据的封装性、继 承性、多态性。 对象的行为 (behavior)包括改变状态的方式,对象的行为通过消息的方法来实现,对象发送一条消息即调用一种方法,对象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而相互作用,实现了可重用性。 软件开发规范要求全面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方法,同时结合其它成熟的优秀的技术方法。 从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开始,直到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 在目前以 Windows 下事件驱动作为事实编程标准的情况下,面向对象的方法理所当然地成为开发方法的主流。 系统生命周期的划分 电厂 MIS 分步进行,应该遵循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管理。 项 目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一般情况下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阶段工作应该是在总体设计之后,硬件系统建设先于软件系统。 ) ( 1)总体设计阶段 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 2 300MW 供热机组工程 第四批辅机设备 MIS 系 统投标文件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 20201224 给出系统的功能范围,确定系统的硬软件平台。 ( 2)软件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网络物理设计阶段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两部分。 系统分析建立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建立软件系统的逻辑框架和数据库结构。 网络物理设计阶段确定网络物理布线施工图纸,网络设备的具体型号、数量、厂家等。 ( 3)软件系统开发阶段/网络安装阶段 软件开发阶段:进行软件程序编制。 网络 安装阶段:安装网络设备,并且进行调试,保证软件调试通过。 网络安装应该提前于软件开发进行,以便为软件开发提供必要的环境,并且让使用人员能够在软件开发阶段测试软件,提出意见,提高软件的可用性,提高软件质量。 ( 4)软件系统测试阶段/网络测试阶段软件测试 对软件进行测试,并且录入实际数据,保证软件的质量。 网络测试:使用测试仪器对布线线路的参数进行测量,保证布线质量,并且进行网络数据传送,网络连接测试,从而保证网络的通畅和质量。 ( 5)系统验收阶段 根据双方签定的合同要求,以及合同签定之后达成一致意见的要求进行验收。 一般测试完成之后,进行一次验收,然后试运行,试运行一个月之后,再次进行验收然后提交正式运行。 第一次验收应是主要的验收,试运行之后的验收主要验收试运行阶段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改正。 ( 6)系统运行阶段 软件交付正式运行。 正式运行之后,进行软件正确性维护、软件可用性维护等方面的维护。 对于改正软件错误方面的维护,属于正确性维护,必须进行。 其它方面的维护应在软件尽可能少改动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软件改动往往导致新的错误,使得软件无法正常运行。 软件设计思想 可调节软件构件体系结构 是基于先进高效安全稳定 的组件的软件编程思想。 提高软件生产效率是软件发展技术的关键。 提高软件生产效率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软件自动生成,二是软件基础组件的建立。 今后软件的发展仍然是在软件自动生成和提供基础组件这两个方面。 基于基础组件的技术是目前主要的发展技术。 软件开发已经从结构化软件设计进入面向对象软件设计阶段。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技术的产生,导致软件的可重用性的提高。 组件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类的集合,是快速构造大型应用软件的基础,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 2 300MW 供热机组工程 第四批辅机设备 MIS 系 统投标文件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9 20201224 就像我们生产硬件的标准零部件一样。 尽管大多数开发工具提供的基础类库都是十分通用的类库,但并没有提供业务应用的 组件。 特定领域软件复用( domainspecific reuse)即在一个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实现软件复用,是提高软件复用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为目标很集中,所以可复用构件的制作不需要在很广的范围考虑其通用性,构件库中也不需要包括大量与本领域无关的构件。 而且,由于在同一领域的应用系统之间有更多的共性,所以可复用的范围将是很广泛的。 领域分析 (domain analysis)是对一类应用系统的共同应用领域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发现该领域的共同知识、需求及其应用系统的共同特征,是软件工程的发展与延伸,被称作领域工程 (domain engineering)。 领域分析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