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卓里镇国家综合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购置了不少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 截止 20xx年底,项目区现有农机总动力 1426KW,现有农用动力机械 22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2台,履带微耕机 46台、农用车 158台,配套农机具 21 台(套)。 能满足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的要求。 林业工程现状 北区陈家庄村 2200 亩耕地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道路呈放射状布置沿冲沟而上,多不达山顶,基本位于沟底,由此形成一个个狭长的带状梯田。 梯田长度山顶 50120m 不等,下部 逐渐延长至300m,梯田宽 550m 不等。 长期的干旱缺水,农田防护林网基本空白。 上世纪九十年代该区开始大面积栽植水果经济林,林果面积目前已达到 2100 亩,栽树总量 万余株,项目区梯田面积 2 亩以上的地块,均栽植为苹果、桃等经济林,林木覆盖率达到 80%以上,对农田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崖边、沟边多生长为野生酸枣及其它灌木丛杂草, 能有效的 抑制水土流失, 使边 坡 不 塌陷, 很大程度上保护了 农田。 本次农业综合开发将 进行 机耕路拓宽 裁弯 取直硬化,若 栽植高大的乔木防护林,会造成对苹果树的遮光影响,或将形成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19 与果树争夺营养的局 面,进而激发广大果农的强烈反对,造成人为毁树的后果。 针对这一现状,经我们与林业、水土保持部门协商沟通,充分听取老百姓意见, 采取既能起到防风固沙保水固土又不影响老百姓经济林收入的折中方案, 确定以 栾树、 冬青球 、红叶石楠球、金叶女贞、红叶 小 蘗 、月季等为道路两旁 的主栽品种。 南区西陈翟、福寿屯村 基 本 为缓坡丘岭区,台田规整,以 苹果 、鲜桃、核桃、红枣为主的经济林木栽植面积 5020亩,项目区总耕地面积为 %,已对农田行成了极好的防护作用。 扬尘扬沙现象并未发生,田间道路两旁果林满布,栽植 养大的速 生 林木今年与 园 内经济林栽植发生争夺养份 、 影响采光的现象。 严重影响经济林果面 着色,农民群众 极力 反对栽植速生林木。 鉴于此种状况,从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出发, 加之该区机耕路路面较窄, 故 机 耕 路旁不栽植防护林木。 交通与电力 项目 北区 所涉及 陈 家 庄 村位于临猗县中北部临猗万荣两县交界处, 范围涵盖海拔标高 550~ 680m 区域 , 南部西陈翟、福寿屯村沿县道三赵公路两侧。 东部 6Km处东南 西北走向的运(城) 河(津)高速公路纵穿,设有临猗北、临猗西收费出入口,可就近融入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西边规划建设中的蒙西铁路掠过;南部县道三赵路、临卓 路东西平行横贯,东南距离临猗县城 24Km,距运城市 50公里。 运城火车站每天经停客货列车 20余列,运城关公机场每周进出港航班 45架(次),可实现全国各大都市当天到达,交通物流便捷通畅。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0 项目区内 西部 现 有机耕路 7条 , 北区 由 陈家庄 村口向西700 米为 5176。 左右缓坡 ,宽度3米,走向沿沟边而行。 在沟口分叉为两道 沿冲沟 逆 坡而上 的田间小路 , 一条拐南通向大嶷山顶,一条通向西边张仪村, 长度分别为 、 Km, 坡度依山势而走, 多在 15176。 以上 , 宽度 2 m左右,蜿蜒 崎岖, 一侧靠崖一侧临沟,最窄处1米 仅能 供小型农用三轮车 谨慎通行 ,大中型农业机械 无法 通行,存在 5 处转弯半径小于 3 米的急坡陡弯。 多雨季节沟内 宜 形成径流冲刷严重, 时常造成沟边田块崩塌,冲毁下游农田, 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 隐患。 南区由福寿屯村中向北通向大嶷山顶机耕路 二 条,路宽 5m,中坡度 20176。 ,冲刷严重。 农作物运输困难,急需拓宽取直强化处难。 东部现有 南北向 乡道一条 ,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修建的 沙石道路,路面宽度 4 米,设计硬化厚度 10cm,设计承重 5T,设计车速 40Km/时,历经多年运行加之车辆超载已破烂不堪,严重影响交通通行,亟待进行升级改造。 西陈翟村 北 通向 三赵路 田间道路三条, 路长分别为 117 1041325, 路宽 3m。 村向西南现有机耕路 2条,长度 , ,路宽 4m, 大中型农机 具 行走困难,农产品运输受限。 因碰撞形成的残次果品达 20%,果品只能以商品果 20%的价格 /kg出售。 农民收益受到影响。 急需 拓 宽硬化,满足通行。 项目区 南 ,建有 卓里 550kv变电站,架有 10Kv线路 直通项目区 农村及各个机井,每眼机井旁均配属有 80KVA变压器一台,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1 项目区现共有 S9系列节能变压器 30台,其中农村生活照明变台 8台,灌溉变 压器 22台,高压线路 ,低压线路 ,原为裸铝线架空线路大多已失盗,目前只能灌溉时临时架设,灌溉季节拆除 ,工作强度较大。 电力设施完全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需求。 第三章 初设依据和标准 根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 [20xx]105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 20xx年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 [20xx]111号文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 报 20xx年第二批中央财政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 治理 项目计划的通知 》 和 山西省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晋 农[20xx]47号文件《 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关于 编报 20xx年第二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2 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修改项目计划 的通知》、 运城市 农业 综合开发办公室通知精神 , 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结合 《 临猗县农业综合开发 中长期 发展 规划 》,在现场实际勘察基础上, 编制《 20xx 年临猗县 闫家庄 乡 第二批 农业综合开发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 项目建设亩投资标准为 元 /亩 (其中财政专项资金 元 /亩,农民自筹及投工投劳 /亩 )。 综合标准 ( 1)项目区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 土地平整肥沃 、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不配套 、土地不平整、农田林网缺乏、 道路不畅等 现实 问题,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项目区最大限度推行 地下管道 节水灌溉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农民增收。 ( 2)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 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 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管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耕做”的优质高产高效农田。 ( 3)项目建设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主动让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3 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水利措施标准 (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 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 2)灌溉设计保证率应符合达到 75%。 ( 3)灌溉水利用系数,北 区 陈家庄村 以发展管道灌溉为主攻方面, 南区西陈翟、福寿屯村以建设引黄 提 水站 埋 设压力管道, 采取地下管道输水与 修建 U 型渠道 相结合的方式 为主攻方向 , 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 4) 衬砌渠道、 压力管道 、 过水管涵 等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 5)输水 渠道 管道、桥、涵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渠道。 管道输水的干、支两 级固定 渠道 管道 长度合理设定,管道、出水口等综合配套,便民务实;积极推广定 额 灌溉技术,提高项目区 节水 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 6)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 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套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 ( 1)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 5年。 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 1~ 3 天暴雨 1~ 3 天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4 排除。 ( 2)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等建筑物 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农业措施标准 ( 1)土地平整,集中连片。 平原地区的田 (地 )块,要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 适应平原、丘陵、山区的不同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确定格田面积。 ( 2)丘陵山区的 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 (地 ),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 25cm~ 30cm,田面 宽度一般要达到 3m以上,田 (地 )埂稳定牢固,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林业措施标准 ( 1)因地制宜地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 2)项目区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 90%以上。 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 ( 3)人工造林树种一般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林木,苗木等级达到园林规划设计要求。 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 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 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田间道路标准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5 ( 1)布局合理,顺直通畅。 北区陈家庄路段 硬化 通村主干 路,路面采用砂 砾 石作为硬化材料, 路 要求硬化宽度 8m,路 面外侧 设置砼路缘石, 路缘石 外侧 栽 植 防护 林 木,以就近拦蓄道路雨水,以免形成径流引发塌方冲毁路面。 其余 化宽 5m,路面外侧设置排水沟。 道路交叉口设置砼转角石,喷涂警示色,以提醒通过车辆及行人,达到保护作用。 每台梯田段留设 3m宽的机械作业进出口。 道路横断面坡度根据不同路段选择在 24%之间。 纵断轴线依据山势地形确定,每 300m水平偏差不超出 30cm,拐角点尽量选择在交叉路口,纵坡不超过 5%,道路转弯半径在 1525m之间,既要保障车辆顺利同行,又要尽量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 以保证晴雨天畅通,能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南区西陈翟、福寿屯村地形相对较缓,采用 泥结石 硬化路 面模式,以碎石为硬化骨料,掺拌白灰混合而成的三合土。 因地处经济林栽植 区,路面宽度以中型农机顺利通过为 宜 ,根据走访农户调查,路 面 5m即可满足要求 ,太宽路 面 需去除两侧果树,老百姓不太愿意砍伐树木,因此该区 路段 路 面 宽度设计为 5m宽,全面进行硬化,不留 路肩, 两侧设 , 以节约土地。 在各个交叉转角路口设置砼 转角石,喷涂警示色,以便 提 醒行人车辆 , 达到保护目标。 转弯半径 不低于 15m,道路纵坡依地势而形成,横坡 34%,以使雨水尽快排 出 路 面。 道路两侧各设上口 ,下低宽 ,沟深。 ( 2)建设标准合理实用。 田间道路建设要科学设计,突出节约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6 土地;建设标准合 理实用,以满足行车要求。 以泥结石硬化为主,泥结石硬化厚度 10cm。 北区陈家庄 通村主干 路段 设砼路缘石 、转角石 进行路面防护。 南区西陈翟、福寿屯村以 泥结石 硬化为主, 硬化厚度 10cm,交叉路口设砼转触,进行路面防护。 科技推广措施标准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及建设目标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 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综合开发会议精神,按照 新 形式下国家粮食 安全 战略的总体部署,以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 为主线,以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推进农业发 展 转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 27 型 升级 为 着 力点。 大力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基础,加强生态治理。 创新项目机制,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 国 家 粮食安全的保障 田 ,发展农业 适度规模 经营 和 引领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区。 根据 晋 农发( 20xx) 47 号文件精神,对项目统一规划 和 科学 布局 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临猗县共有耕地 165万亩,苹果种植面积 100万亩,年产量 35亿斤,占全县农业收入的 70%,位居全国苹果生产二十强县之首,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生产基地县和优质水果生产优势区域,注册了临猗县三管山三红、北辛万腾、万宝、角杯老吴、晋泉等十一个注册商标品牌,其产品远销俄罗斯 、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有 6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