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8课时内容摘要:
学生诵读作品的兴趣。 2. 要求学生查找资料 , 补充阅读课外相关史料文章 , 拓宽视野 , 鼓励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 , 提出自己有依据的见解。 3. 分组学习 , 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学习能力。 4. 本单元复习安排一课时。 师生共同梳理、回顾本单元要点。 1. 我们现在一般都自称‚我‛ , 称对方为‚你‛或‚您‛。 通过本单元三篇文章 , 你积累了古人的哪些自称 ? 哪些对对方的称谓 ?( 提示 : 古代称谓有谦称、敬称、蔑称、兼称及一些特殊称谓 ) 答 : [ 自我核对 ] 自称 : 臣 ( 臣之壮也 ) 、吾 ( 吾不能早用子 ) 、寡人( 是寡人之过也 ) 、自称名 ( 丹不忍以己之私 , 籍何以至此 ) 、仆 ( 仆所以留者 ) 、我 ( 鲰生说我曰 )。 称对方 : 子 ( 今急而求子 ) 、君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足下 ( 则虽欲长侍足下 ) 、卿 ( 荆卿岂无意哉 ) 、大王 ( 唯大王命之 ) 、称对方职位等 ( 将军战河北 ) 、若 ( 若入前为寿 ) 、公 ( 公为我献之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 不仁。 失其所与 , 不知。 以乱易整 , 不武。 吾其还也。 译文 : ( 2 ) 荆 轲逐秦王 , 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 , 卒起不意 , 尽失其度。 译文 : ( 3 ) 我持白璧一双 , 欲献项王 , 玉斗一双 , 欲与亚父。 会其怒 , 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译文 : [ 自我核对 ] ( 1 )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就不会有今天。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 , 这是不仁义的。 失掉自己的盟国 ,这是不明智的。 以秦晋的纷争混乱代替原先的联合一致 ,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 2 ) 荆轲追赶秦王 , 秦王绕着柱子跑。 秦国的群臣都惊呆了 ,事情突然发生 , 意想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 3 ) 我带来一双白玉 , 想献给项王 , 一双玉斗 , 想 赠给亚父。 正遇上他们发怒 , 不敢献。 您替我献给他们吧。 1. 你认为在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 【思路点拨】可结合涉及文言文翻译的作业和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举例说明。 【与你交流】尽量做到直译。 要分析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虚词、特殊句式、单音节词为主的文言文语言规律 ,做到以点带面 , 逐步积累。 联系词语在典范文章特别是现行教材选文中的意义 , 还可以联系我们现代仍在使用的成语中该字词的意义 , 再结合具体语境推敲确定。 翻译句子要有整体意识 , 如果不顾作者的整体思想观点 , 翻译所选择的词语就会不准 确。 2. 请对本单元三篇文章进行简要的梳理评价。 【思路点拨】可从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特色等角度加以阐述。 【与你交流】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古代记叙散文 , 或记政治外交上的风云变幻 , 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 , 它的叙事艺术和记言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 , 分化瓦解敌人 , 说辞委婉多姿 ,谨严而周密 , 从而只身说退秦师 , 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荆轲刺秦王》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 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舍生取义、沉着勇敢、机智刚毅、反抗强暴的侠义形象。 自刎报国、 易水送别、献图行刺等情节 , 慷慨悲壮。 文中的形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鸿门宴》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 它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扣人心弦。 作者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同时 ,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照手法 , 将项羽、刘邦两位英雄人物写得如闻其声 , 如见其人。 3. 本单元三篇文章有哪些写作手法值得我们作文借鉴 ? 【思路点拨】本单元各有特色 , 想想它们在写人记事方面有哪些精彩之处。 【与你交流】 ( 1 ) 个性化人物刻画。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角度正面描写人物 , 不管是‚主要人物‛ 烛之武、荆轲、刘邦、项羽 , 还是‚次要人物‛郑伯、樊於期、樊哙等 , 无不跃然纸上 , 呼之欲出。 ( 2 ) 正侧面结合的手法。 利用对比衬托手法 , 更加突出人物形象。 如写秦晋围郑的紧张场面 , 突出烛之武的大智大勇。 写秦国势如破竹 , 直逼燕国国境 , 突出荆轲舍生取义的精神。 写鸿门宴的剑拔弩张 , 突出刘邦胸有成竹 , 敢于置身险境的过人勇气。 情节一波三折 , 善于设置悬念 , 使情节发展既出人意料 , 又在情理之中。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坐须臾 , 沛公起 如.厕 , 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 , 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 : ‚今 者.出 , 未辞也 , 为之奈何 ? ‛樊哙曰 : ‚大行不顾细谨 , 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 为.刀俎 , 我为鱼肉 , 何辞为 ? ‛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 : ‚大王来何操 ? ‛曰 : ‚我持白璧一双 , 欲献项王 , 玉斗一双 , 欲与亚父。 会其怒 , 不敢献。 公 为.我献之。 ‛张良曰 : ‚谨诺。 ‛当是时 , 项王军在鸿门下 , 沛公军在霸上 , 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 , 脱身独骑 ,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从郦山下 , 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 : ‚ 从此道至吾军 , 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 , 公 乃.入。 ‛ 沛公已去 , 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 , 曰 :‚沛公不胜杯杓 , 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 璧一双 , 再拜献大王足下 , 玉斗一双 ,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 : ‚沛公安在 ? ‛良曰 : ‚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脱身独去 , 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 , 置之 坐.上。 亚父受玉斗 , 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 曰 : ‚唉 ! 竖子不足 与.谋 ! 夺项王天下 者.必沛公也。 吾 属.今为之虏矣 ! ‛ 沛公至军 , 立诛杀曹无伤。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沛公起 如.厕 如 : 往 B. 度.我至军中 度 : 衡量 , 考虑 C. 置之 坐.上 坐 : 同‚座‛ D. 吾 属.今为之虏矣 属 : 类 , 辈 [ 答案 ] B ( 度 : 揣度 , 推测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 加 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今者出 , 未辞也夺项王天下者 , 必沛公也 B. 如今人方为刀俎公为我献之 C. 乃令张良留谢公乃入 D.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竖子不足与谋 [ 答案 ] D ( 均为介词 , 和 , 同 , 跟。 A 助词 , 表句中停顿 , 无义 / 代词 , ……的人。 B 动词 , 是 / 介词 , 替。 C 连词 , 于是 / 连词 , 才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 , 全都能表现沛公能屈能伸的一组是 ( )。 ①大礼不辞小让 ②我持白璧一双 , 欲献项王 ③会其怒 ,不敢献 ④从郦山下 , 道芷阳间行 ⑤沛公不胜杯杓 , 不能辞 ⑥立诛杀曹无伤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 答案 ] C ( ①樊哙的话。 ⑤张良的托词。 ⑥表明沛公当机立断 )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沛公城府很深。 不管是对属下还是对敌对阵营 , 沛公都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谦卑。 B. 张良和陈平忠心耿耿。 沛公能顺利从鸿门脱身而去 , 张良与陈平二人功不可没。 C. 项王没有杀沛公的决心。 如果以沛公离席等为借口 , 挑起战争 , 项王胜算很大。 D. 亚父范增有很强的预见性 , 一心想置沛公于死地 , 却最终只能无奈地 仰天长叹。 [ 答案 ] B ( 陈平当时是项王的部下 , 被派出去召沛公无果 , 不能说忠心耿耿、功不可没 )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 项王军在鸿门下 , 沛公军在霸上 , 相去四十里。 译文 : ( 2 ) 从此道至吾军 , 不过二十里耳。 译文 : ( 3 )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脱身独去 , 已至军矣。 译文 : [ 答案 ] ( 1 ) 项王的军队驻扎在鸿门下 ,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 相距四十里。 ( 2 ) 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 , 不过二十里罢了。 ( 3 ) 听说大王有意责怪他 , 已抽身独自离去 ,( 这会儿 ) 已经回到军营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后面的题目。 程千里 , 京兆. .人。 身长七尺 , 骨相魁岸 , 有勇力。 本碛西募人 ,累以戎勋 , 官至安西副都护。 天宝十一载 , 授御史中丞。 十二载 ,兼北庭都护 , 充安西北庭节度使。 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 , 献忠素与禄山有隙 , 惧不 奉诏. ., 乃叛归碛北 , 数为边患。 玄宗愤之 , 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 , 千里兵至碛西 , 以书喻葛禄 , 令其相应。 献忠势穷 , 归葛禄部。 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 , 送之千里 ,飞表献捷 , 天子壮之。 十三载三月 , 千 里献俘于勤政楼 , 斩之于朱雀街。 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 , 仍留佐羽林军。 禄山之乱 , 诏千里于河东召募 , 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 , 迁上党郡长史、特进 , 摄 御史中丞. . . ., 以兵守。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8课时
相关推荐
(x2+1)+4x2. 解: (1)16x2y16x34xy2 =4x(4xy4x2+y2) =4x(4x24xy+y2) =4x(2xy)2。 (2)(x2+1)24x(x2+1)+4x2 =(x2+1)22 (x2+1) 2x+(2x)2 =[(x2+1)2x] 2 =(x22x+1)2 =(x1)4. 典 例 剖 析 ( 1) 3ax2+6axy+3ay2。 ( 2)
2、住有利时机,采用频密产仔法,连产23 胎后,再调整种群,恢复体力。 二、夏季闷又热,安全越夏是关键夏季高温高湿,病菌多,肉兔的汁腺不发达,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往往食欲不振。 此期要供给营养全面的适口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并做到早餐早喂,晚餐迟喂,中餐多喂青绿饲料,合理添喂清解毒饲草,坚决杜绝发霉变质饲料。 为补充肉兔体内盐分的过度消耗,要在饮水中加入 1食盐。 兔舍要保持阴凉通风
式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 .如 说明: 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是一种互逆关系; 分解因式的结果要以积的形式表示 .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乘法。 哪些是因式分解 ? 典 例 剖 析 x24y2=(x+2y)(x2y)。 2x(x3y)=2x26xy。 (5a1)2=25a210a+1。 x2+4x+4=(x+2)2。 (a3)(a+3)=a29。 ab+ac=a(b+c). 整式乘法 因式分解
刘丽同学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能力检测中都得了第一名 .同学们说:“下一次能力检测的第一名非她莫属 .”你认为这种判断可靠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16页的内容 . 下图是在正方形网格中按规律填成的阴影 , 则第 n个图中阴影部分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________. 跟 踪 训 练 n2+(n+2) 解:根据每一个图形都是一个正方形和右边的一个矩形构成 ,
(已知 ), CD=CD (已知 ), 所以 AC+CD=BD+CD (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即 AD=BC.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说明 AD与 BC相等吗。 请在括号内填写解方程的根据 . 4x3=2x+5. 4x2x=5+3 ( ). 2x=8 ( ). x=4 ( ). 解: 3x2=x+4. 4x2x=5+3 ( ). 2x=8 ( ). x=4 ( ). 等式的基本性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