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3运输石门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带设计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煤层法线距离 7m 时,在 1583 运输石门采取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一、 用 ZY750D 型钻机施工区域防突钻孔,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左右均为 12m,下上帮 各6m,孔径为Φ 75mm,具体布置与参数详见图。 图 3:区域防突措施穿层钻孔正视图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14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15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16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17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18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19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20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21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22 图 4:区域防突措施穿层钻孔平面图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23 图 5:区域防突措施穿层钻孔剖面图 二、针对 1583运输石门瓦斯抽放由采用地面固定抽放泵进行抽放,管路敷设、抽放钻孔记录、封孔情况记录、抽放及有关参数(抽放系统中的瓦斯浓度 、流量、负压)的观测工作由通防工完成。 三、瓦斯抽放总量的计算:从打地质构造孔开始,到抽放钻孔施工结束,必须测定钻孔瓦斯自由排放量和钻孔喷孔瓦斯量,瓦斯抽放总量为钻孔瓦斯自由排放量和钻孔喷孔瓦斯量加上预抽瓦斯量之和,由通防工区负责收集资料并计算。 但作为效果检验依据时,只取抽放量之和。 四、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验证时,至少布置 4 个检验测试点,分别位于要求预抽区域的上部、中部和两侧,并且至少有 1 个检验测试点位于要求预抽区域内距边缘不大于 2m 的范围。 经检验,当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大于 或残余瓦斯含量大于 6m179。 /t时,则为危险区,继续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当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 或残余瓦斯含量小于6m179。 /t时,则为无危险区,视为区域性防突措施有效,方可继续掘进。 五、效果检验有效后进行掘进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生产技术科指定专人分三班现场值班,掌握探眼情况及岩柱厚度。 现场值班人员下班后,必须及时到调度室,并向当班调度员汇报,调度员作好记录,调度室必须将 1583 运输石门揭煤列为重点调度项目。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24 (二)石门掘岩柱前,必须在紧靠工作面两帮腰线位置作好标记,(采用风钻在巷道两帮腰线各打 一组深度不小于 的“品”字形眼)在测量岩柱进度时,以紧靠工作面的标记眼为准,并将标记眼至工作面的距离向矿调度室汇报。 (三)为防止误穿煤层,必须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具体严格按边探边掘措施掘进。 (四)瓦检员必须严密监测工作面的瓦斯变化情况,严禁空班、漏检、假检,每班瓦检员应最先进入工作面,下班时最后离开工作面。 (五)逼掘岩柱时,若工作面出现岩壁偏帮异常、瓦斯忽大忽小、顶卡钎子及喷孔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必须及时将现场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待采取措施处理后,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工 作。 (六)岩柱掘进时,在围岩松软稳定性差的地段,要按照措施规定,搞好支护,且经常进行敲帮问顶。 (七)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 5m 时,施工队停止掘进,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第三步: 1583 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 5m、 3m 时,采用钻屑指标解析法预测M1 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一、钻屑解吸指标对煤层的 K1 值的测定(距煤层法线距离 5m 时) (一)在石门掘进至距煤层法线距离 5m 时,停止掘进,施工 5个穿透煤层全厚的预测钻孔(其布置和参数见图),其中 5钻孔沿巷道到煤层法线方向施工, 3孔终孔位于巷道 左右帮轮廓线外 2m外, 2孔终孔位于巷道右帮 2m 处, 1沿巷道掘进方向施工,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岩石段用 ZY750D 型钻机施工眼子,见煤后立即停止钻进,用压风将孔内岩屑吹干净,改用风煤钻继续施工钻孔,并穿透煤层全厚。 煤层段孔径Φ 42mm,打钻速度控制在 右。 表 3校检孔设计参数(距煤层法线距离 5m时)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25 孔号 孔径 倾角 方向角 预计见煤点 孔深 备注 1 Φ75mm 0 平行巷道中线 穿过煤层全厚 2 Φ75mm 0 偏左 13176。 50m 穿过 煤层全厚 3 Φ75mm 0 偏右 13176。 50m 穿过煤层全厚 4 Φ75mm 4 平行巷道中线 穿过煤层全厚 5 Φ75mm 80 平行巷道中线 5m 穿过煤层全厚 效果检验钻孔布置示意图单位:m 345M20煤层距煤层法线距离5m处54312 图 6:距煤层法线距离 5m 时的校检孔布置示意图 (三)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以 K1 值作为突出危险性指标进行判断。 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 Smax值、 K1 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 1583运输石门 揭煤 防突措施 26 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参考表 1。 (四)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应采取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措施,然后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措施有效方可继续掘进。 措施无效时,继续进行排放瓦斯,至止措施有效后方可作业。 二、钻屑解吸指标对煤层的 K1 值的测定(距煤层法线距离 3m 时) (一)在石门掘进至距煤层法线距离 3m 时,停止掘进,施工 5个穿透煤层全厚的预测钻孔(其布置和参数见图),其中 5钻孔沿巷道到煤层法线方向施工, 3孔终孔位于巷道左右帮轮廓线外 2m外, 2孔终 孔位于巷道右帮 2m 处, 1沿巷道掘进方向施工,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打钻人员用风钻打Φ 50mm 的钻孔,见煤后清孔,再用风煤钻打Φ 42mm 的钻孔,穿透全煤层,取样测定 K1 值和 Smax。 见煤后打钻速度应控制在 1m/min 左右。 并根据钻孔长度准确确定岩柱。 表 4校检孔设计参数(距煤层法线距离 3m时) 孔号 孔径 倾角 方向角 预计见煤点 孔深 备注 1 Φ50mm 0 平行巷道中线 穿过煤层全厚 2 Φ50mm 0 偏左 15176。 穿过煤层全厚 3 Φ50mm 0 偏右 15176。 穿过煤层全厚 4 Φ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