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鸽的繁殖与饲养管理内容摘要:

2、及繁殖的时间、气候、鸽舍、饲养管理等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在乳鸽的繁殖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对童鸽 5 个月左右性成熟,出现求偶行为,可以开始配对。 配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止早配。 性成熟不等于体成熟,为了防止早配,34 月龄的青年鸽,就应把公母分开饲养,一般到 6 个月龄时,身体己得到充分发育,才能正常交配繁殖。 办鸽场最好引进 34 月龄的青年鸽,公母数相等。 达到 6 个月龄后,可能有目的配对。 如果公母不等或月龄大小有差距,使部分鸽子不能配成对,就会造成生产上的损失。 养肉鸽实行人工配对,人为地将选择好的公母鸽放在一个笼中,让它们互相接近,配对繁殖。 一个笼内放一对种鸽,在笼的中间先用铁丝网 3、隔开,通过隔窗相望,互相熟悉,经过几天时间公母鸽亲近时,抽去隔窗即配成对,否则会造成打架现象。 卵在正常情况下,每窝连产 2 个蛋,一般产第 1 个蛋时在中午傍晚,第 2 天停产,第 3 天中午过后再产第 2 个蛋,时间相差 48h。 鸽蛋是白的,呈椭圆形,重约1520g。 有时只产 1 个蛋。 化孵化多在产下第二胎蛋后开始,公母轮流抱蛋。 孵化期 18d 左右。 蛋经过45d 后,可进行第一次照蛋,将蛋对着亮灯,若蛋内有红褐色的血管,分布均匀,呈蜘蛛网纹,且形状稳定,即是受精蛋。 孵到第 10 天,再用灯光照一次,如发现蛋的一侧乌黑,另一侧由于气室增大而形成较亮的空白即为正常发育蛋。 18d 左右雏鸽啄壳而 5、体重 1622g,1 周龄 147g,2 周龄 378g,3 周龄 446g,4 周龄607g。 由于以上的原因,在乳鸽的饲养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亲鸽饲喂充足的饲料和保健砂乳鸽的食物靠亲鸽哺育供应,而此阶段乳鸽的生长发育又较快,因此保证供应亲鸽充足的日粮和保健砂是维持乳鸽正常生长的关键。 亲鸽一般上、下午各喂一餐,上班时就投料,并有意留下少量的饲料在下班前给耗料量大的种鸽作补充。 下班前逐笼进行检查,带仔的种鸽基本上吃完所投下的饲料非带仔的种鸽往往吃不完,而且剩下的多数是豆类饲料(鸽子对蛋白质的需要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这时就顺手把有意留下的少量饲料和非带仔种鸽所剩下的饲料一起添给带仔的种鸽。 这样 6、做既实际又比较科学,也不浪费饲料。 教亲鸽哺喂乳鸪有个别亲鸽(尤其是初生种鸽)在乳鸽出壳后 45 个小时仍然不给乳鸽喂乳,这时应给予调教。 调教时要把乳鸽的嘴小心地插入亲鸽的口腔中,经多次重复后,亲鸽一般就会哺育。 若经调教后仍不会哺乳者,应把乳鸽调出并窝若因患病而不能哺乳者,除将亲鸽及时隔离诊治外,也可以同样把乳鸽调出并窝。 不过,这种例子在生产实际中极为少见。 换乳鸽的位置在自然孵育条件下,先出壳的那只乳鸽通常长得较快。 另外,有个别亲鸽每次都喂同一只乳鸽,先受喂的那一只长得较快。 这样一来,同窝的两只乳鸽大小差异很大。 遇到这种情况,应在 67 日龄开食之前把它们巢盘中的位置相互调换。 这样,亲鸽以后可能 7、先喂弱的那一只,使小的可能赶上那只大的。 也可以每天人工喂饱长得较快的乳鸽,较小的则由亲鸽哺喂,从而使较小的乳鸽生长速度加快,但这种方法在大生产中不易做到。 并乳鸽并雏是提高种鸽繁殖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并雏后,不带仔的种鸽可以提早10d 左右再次产蛋,产蛋率可以提高 50%左右。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只对单雏进行并窝,保证每对种鸽哺育 2 只乳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在生产实践中,1对种鸽哺育 3 只乳鸽也是可能的,但只有在管理条件良好和不连续喂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到,否则种鸽将会在几个月内产无精蛋、软壳蛋和畸形蛋。 因此,我们不提倡 3 雏并窝的做法。 并窝时,要找日龄相同或相近、大小相似的其他单雏。 如果不 8、宜并窝,要避免单雏被亲鸽喂得过饱而引起嗉囊积食的现象,应适当减少亲鸽的日粮,并给乳鸽加健胃药。 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乳鸽出壳 1315d,早熟高产的亲鸽又重新产蛋,个别亲鸽产蛋后弃仔不喂,而并雏又不方便。 此时,应进行人工哺喂饲料。 人工哺喂方法是将豆类和能量饲料蒸熟后用冷开水洗除粘液,然后用哺喂。 另外,2 周龄前的乳鸽由于皮肤幼嫩,在检查并雏时应避免亲鸽啄伤或碰伤。 喂保健砂在哺食阶段,除了给亲鸽整日供给保健砂外,还要给乳鸽添喂粒状保健砂。 5日龄时,每天喂 1 次,每次喂一粒(黄豆粒大小),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适当增加。 10 日龄以后,每天喂 2 次,每次喂 23 粒。 这样做虽然麻烦,但能弥补乳鸽消化 10、无从谈起。 因此,在引种时一定要到持证的种鸽场去买,并且要分清育种种鸽、商品生产种鸽,这样就可降低引种风险,增加成功率。 意市场风险目前乳鸽市场缺口很大,供不应求,但是要讲市场没有风险是错误的。 乳鸽消费市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个需求标准。 优质乳鸽进入市场肯定畅销,但如果是劣质乳鸽达不到质量标准,那市场风险必然存在。 意引种价格种鸽的价格由质量、月(年)龄和供种单位销售服务来决定的。 品种好、服务优的种鸽价格自然就贵,但过高引种价格影响今后的资金营运。 因为种鸽一般使用 5 年就要换种,加上资金利息和不可预测的经营风险,若两三年内收不回本金,就有可能亏本。 因此,引种时,在注意鸽的质量同时,要引进不同月龄、年龄的种鸽,这样就可降低前期投资成本。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