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养兔成本 提高效益内容摘要:

2、费用占养兔成本的 70%以上,科学合理地搭配是降低饲料成本的有效方法。 兔是草食动物,常年不断青不仅能促进兔生长发育,还能提高繁殖率和毛皮质量等生产性能,同时,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 此外应改变单一喂草的习惯,充分利用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例如糟渣类、作物的茎叶、树叶等,采用混合饲料喂养方式。 糟渣类糟渣是粮食加工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各种维生素。 一般用量:湿喂占 40%,干喂占 20%。 酒糟、啤酒糟可以代替饲料中的麸皮;醋糟因为含有醋酸,可以预防消化道疾病;酱渣是酿制酱油的副产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低于麸皮和玉米,但应注意酱渣中含有食盐,饲喂时不可再添加食盐,以防兔食盐中毒。 作物的茎叶类黄豆叶、花 3、生秧的营养都很丰富,可以鲜喂,也可以晒干粉碎后饲喂,用量占饲料的 40%。 麦秸、玉米秸、干稻草都可以喂兔,尤其是冬、春饲料缺乏的时候,可以由少到多地添加,配合精饲料饲喂效果更好。 树叶类杨树叶、桑树叶、榆树叶,晒干粉碎后可以代替 50%的苜蓿粉。 苹果树叶也是很好的兔饲料,但要注意除去叶面上的残留农药,一般在喷药后 7收集落叶。 田间杂草类车前草和野苋菜等都是兔的好饲料。 饼粕类棉籽饼、菜籽饼、亚麻饼、大豆饼等都可以喂兔,作为饲料中蛋白质的来源,尤以大豆饼营养价值最高。 使用时注意要先煮熟或炒熟以后再喂,以免中毒。 同时,配料时应以青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农家可利用鲜嫩的野杂草、青菜等饲喂,专业养兔可种植一 5、饲养 150左右,比传统的笼舍提高工作效率一倍,降低饲养成本10%。 改善环境条件注意清洁卫生,防暑防湿家兔是怕热不怕冷,厌恶潮湿,喜欢干燥的动物,兔舍要求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不喂霉烂变质的、带泥水的或者刚喷洒过农药的饲料。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为了有利于兔的生长发育、配种繁殖,应按年龄、性别、强弱进行分群饲养。 笼养的种公兔和怀孕、哺乳母兔应单笼饲养。 家兔胆小怕惊,必须注意安静,防止兽害,避免母兔受惊发生流产,影响分娩、哺乳、配种等工作。 有条件的应适当运动,增强体质,特别是种兔,应专辟运动场地,让种兔运动,提高配种能力,减少空怀或死胎的发生。 推广先进技术笼养笼育技术在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兔场宜采用 6、室内笼养,在广大农村可推行笼舍合一的室外笼养。 常年繁殖技术因地制宜地加强环境(如温度、湿度等)调控,缩短季节性难育期,提高家兔的繁殖效率。 科学应用频密繁殖技术目前适于在肉兔繁殖上采用间歇性频密繁殖方法。 随着家兔饲养管理技术和工艺条件的改进,可将该技术用于皮兔、毛兔生产,但在种兔生产中要慎用。 自动饮水技术有条件的养兔场可使用自动饮水器供水,也可用自制的自流水瓶等供水设施,同时做好饮水净化处理。 仔兔适时断奶技术根据我国养兔实际,大、中、小型兔的仔兔适宜断奶时间应分别为生后 40、30和 30 天,同时要做好早期补料和预防接种工作。 毛兔催毛技术兔毛是蛋白质纤维,含蛋白质 93%,而且含有特别高的含硫 7、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所以加喂这两种氨基酸就可以提高产毛量。 实践证明:在长毛兔日粮中每日添加蛋氨酸或胱氨酸 1520提高产毛量 12%20%。 “三早一提高”选育方法所谓“三早一提高”是指早期配种(种兔初配年龄提早到 5 月龄左右)、早期断奶(仔兔断奶提早到 28 日龄)、早期选种(3 月龄毛兔幼兔如有毛结毡就淘汰、140 日龄前第 3 刀毛时就定选)、提高选种强度(公兔留种率定为 5%,母兔留种率定为 20%。 以上技术在我国农村推广不能盲目照搬,饲养管理措施必须跟上。 肉兔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据报道,匈牙利等国用新西兰兔与加利福尼亚兔杂交,其杂种一代商品肉兔 90 日龄平均体重可达 、德、意等国 9、家庭养殖一般以百只基础母兔为宜,年出栏商品兔 2000只以上;企业办场养兔应以 500基础母兔为宜,年出栏 1 万只以上商品兔。 有了适度的规模,可大大降低销售成本,足不出户就可销售兔产品(皮、毛、肉),并可提高与收购商的谈判地位,卖出合理的价格。 如当地有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推动,以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区域化养兔效果更好一些,把产品集中起来销售更具市场吸引力,甚至可就地形成销售市场。 随时调整兔群结构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饲养品种和兔群结构,比如獭兔和长毛兔市场看好,就应当多养獭兔和毛兔,肉兔市场看好,就应多养肉兔,以适应市场需求,此时,应多繁快育,力争在市场高潮期多出栏,以期取得最佳效益;其次是兔群的年龄结构要合理,每年应淘汰 1/3 的老年公兔、母兔,发挥种兔的最佳繁殖性能。 多方搜集信息当前我国农民养兔最大的困难在于销售,不少兔农生产出来的兔产品不知往哪里卖。 因此,养兔场(户)在养好兔的同时,更要树立现代经营意识,了解市场信息,调查市场需求状况,掌握了解真实可靠的兔业信息,在经营兔业时就不会迷失方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牢牢把握航向,就能获得预期的经济回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