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人工分蜂内容摘要:

2、是:把原群蜂箱向一旁移出 3040 厘米,另在对面 3040 厘米处放一空蜂箱,把蜂群里的一半蜜蜂和巢脾连同蜂王放入空箱内,整理好两箱的蜂巢。 经过半天左右,给无王群诱入 1 只产卵王。 飞翔蜂返巢时,就分别飞入这两箱内。 如果其中一箱飞入的蜜蜂较少,可将它向原址移近些。 均等分蜂的缺点是使 1 个强群突然变成了 2 个弱群,它们需要经过 1 个多月的增殖才能投入生产。 对于分出的新群不宜诱入王台,因为新蜂王要经过 10 余天才能产卵,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新分群的哺育力,影响蜂群的发展。 如果新蜂王婚飞时丢失,则损失更大。 2不均等分蜂不均等分蜂是从一群蜜蜂中分出一部分蜜蜂和子脾,分成一强一弱两群。 此法适合对 3、发生分蜂热的蜂群采用。 可从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提出 23 框封盖子脾 1框蜜粉脾,连同老蜂王,放入一新蜂箱。 放置在离原群较远的地方。 巢门用青草松松堵上,让蜜蜂慢慢咬开。 检查原群,选留 1 个质量好的王台,其余王台全部割除,或者诱入人工培育的王台或产卵王。 如果离大流蜜期时间较长,可用封盖子脾把分出群逐步补强;否则,以后可将分群与原群合并。 3混合分蜂是从几个蜂群中各提出一两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根据情况混合组成 36 框的分蜂群。 次日给分蜂群诱入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 亦可在春末夏初,当蜂群发展到 10 框蜂 68 框子脾时,每隔 67 日从这样的蜂群提出 1 框带蜂封盖子脾,混合组成新分群。 距大流蜜期 4、15 日左右,停止从 10 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们在大流蜜期开始时,能发展到 1518 框蜂的强群。 4补强交尾群交尾群的新蜂王产卵以后,可以每隔 1 星期用从强群提出的封盖子脾补 1 框,起初补带幼蜂的、以后补不带蜂的封盖子脾,逐步把它补成有 6 框蜂以上能独立迅速发展的蜂群。 5蜂群的快速繁殖许多蜂场采取大量分蜂的方法,将一群越冬群分成 56 群,集中采蜜。 也有新建的蜂场,为了迅速增加蜂群数量,可采取快速繁殖蜂群的方法。 做法如下:将全场蜂群分为 3 群一组,其中 1 群为繁殖群用来分蜂,另两群为补助群。 春季,蜂群发展到有 910 框蜂、68 框子脾时,开始用补助群的封盖子脾补助繁殖群。 从每一补 6、有王台的子脾上,放入 1 只新蜂箱内。 从补助群提来 1 框带蜂子脾,1 框不带蜂子脾,加在此新蜂箱内。 另补加一两个蜜脾。 把它搬到新地址,妥善保温,缩小巢门,饲喂稀蜜汁。 3 日后释放蜂王,以后逐步扩大蜂巢。 将繁殖群的蜂王提出以后,经过 1 星期,所造成的王台已经封盖,这时在它两侧放 2 个新蜂箱,将蜜蜂、子脾和蜜粉脾平均分配给这 3 箱。 如储蜜不足,则补加蜜脾。 每箱只留 1 个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 然后,把旧箱搬放到一个新地址,使飞翔蜂平均分配到留下的两个新箱内。 分蜂群的新蜂王产卵后,补加空脾或巢础框扩大蜂巢。 3 次从补助群提出蜜蜂和子脾以后,及时扩大其蜂巢,把它们培养强壮,投人生产。 这样在第一 7、次人工分蜂后,使蜂群增加了 1 倍,由 3 群分成 2 个强群(补助群)和 4 箱弱群(分蜂群)。 分蜂群发展满 10 框标准箱时,再按上述方法,把它的蜂王和 1 框子脾提出来,再由补助群提来 1 框带蜂封盖子脾,1 框不带蜂封盖子脾,组成 1 个分群,放在一个新地点。 按均等分蜂法,把已提出蜂王的无王群平均分成 2 箱。 在以后6 日内,逐渐把两箱移开,每天移开 25 厘米。 第二次分蜂后的第六日,再把每个半群平均分开。 在这个新分群中,给每 1 分群保留 1 只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 任何一个分群的蜂王在婚飞时损失了,就将它与邻群合并。 6分蜂群的管理新分群的群势一般都比较弱,它们调节巢温,哺育蜂子,采集蜜粉和保卫蜂巢的能力比较差。 因此,天冷时要注意保温,天热时要遮荫,缺乏蜜源时,巢内要保持充足的饲料,并且缩小巢门,注意防止盗蜂。 根据蜂群的发展和蜜源条件,添加巢脾或巢础框扩大蜂巢,补加蜜粉脾或者进行奖励饲喂。 实行大量人工分蜂,最好在距离原场 5 千米以外的地方建立分场,可以避免分出群的蜜蜂飞返原巢和发生盗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