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卵的人工孵化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最好盖上木盖,加盖不仅保持缸内湿温度稳定,又可防止蚁、鼠害。 最后将孵卵缸移到阴凉通风处。 为了使孵卵缸内温湿度均衡,胚胎适当运动,每隔 710 天翻 1 次卵,卵在翻动时应轻搬轻放,以避免挤压与剧烈振荡。 未受精的卵或死胎的卵放置较久后会变质而破裂,其溢出物浸其他卵,可使其他卵受到影响,所以在人工孵蛇卵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验蛋,密切注意各卵内胚胎的情况。 卵内胚胎的发育可借灯光通过小孔形成一束集中的光线,将蛇卵放置在小孔上观察;或不用灯光,在板上钻一小孔对着阳光照;或使阳光通过镜子平置于木板的小孔来观察。 早期正常的蛇胚胎可见有血管分布,中期蛇头部移动较明显,后期可见幼蛇的体型黑影,越到后期越明显,发现未 3、受精的蛋和死胎及时剔除,以防污染正在孵化的其他蛇卵。 蛇卵在孵化期每天都应做孵化记录。 当仔蛇孵出后,还应记录仔蛇的大小和体重以及孵化条件和蛇种名称等。 一般蛇卵的孵化期约为 60 天,但也因蛇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金环蛇卵孵化期为 4047 天,银环蛇为 45 天左右,眼镜蛇为 4757 天(一般 50 天左右),尖吻蝮为 2629 天。 壳前利用卵齿将卵壳划开一道细缝,经过仔蛇连续地划动,约经半小时至 1 小时,吻端由此突破卵壳,仔蛇便可由裂缝逸出。 为了使仔蛇能顺利的逸出,挑选有裂缝的蛇卵壳放于盛有沙土的箱内,使逸出仔蛇避免挤压致死,并使仔蛇出壳后能很快钻进沙土中藏身,防止受热或着凉,以利仔蛇成活。 仔蛇多在夜间出壳,当以器物触击刚出壳的仔蛇时,仔蛇会本能地冲击扑咬。 出壳后仔蛇盘于卵壳周围,个别的还拖有脐带。 刚出壳的仔蛇,第 3天即可由孵化器转移到幼蛇饲养池促进卵黄的吸收,按大小不同分开饲养,防止弱肉强食自相残食,应尽早投喂食物,不能主动捕食的,可以填饲蛙及小白鼠的肉块和内脏肉糜等,平均每 10 天每条蛇填喂。 仔蛇在孵出 10 天后开始第 1 次蜕皮,以后每年蜕皮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