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请御书逍遥楼诗碑额表》 , 宝应元年( 762)的 《鲜于氏离堆记 刻石 》、《颜允南碑》 ,广德元年 ( 763) 的 《韦缜碑》 ,广德二年 ( 764) 的 《郭家庙碑》 , 永泰元年( 765) 的 《颜秘监碑铭》 , 大历 四 年( 769) 的 《颜乔卿碑》 , 大历五年( 770) 的 “ 逍遥楼 ” 三字、《殷践猷碑》、《张景倩碑》、《元子蜇遗爱碑》 , 大历 六年( 771) 的 《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麻姑山仙坛记》、《小字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碑》、《颜含大宗碑》 , 大历 七 年( 772) 的 《宋广平碑》、《元结碑》、《八关斋会报德记》 、 《重建颜含碑》 、 《臧怀恪碑》 , 大历 九 年( 774) 的 《干禄字书》、《颜杲卿碑》、《妙喜寺碑》、《竹山堂连句》 , 大历 十二 年( 777) 的 《李玄靖碑》 , 大历 十四 年( 779)《颜勤礼碑》、 《张敬因残碑》、 《马璘碑》 , 建中元年( 780) 的 《 颜家庙碑 》、《颜氏告身》等。 颜真卿行草书作品墨迹流传较少,大多为刻帖,《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一、二》共收录 30 种,分别是《修书帖》,乾元元年( 758)的《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乾元二年( 759)的《乍奉辞帖》、《邹游帖》、《与蔡明远帖》,广德二年( 764)的《争座位帖》,永泰 — 7 — 元年( 765)的《鹿脯帖》、 《鹿脯后帖》、《捧袂帖》、《乞米帖》、《朝回帖》、《南来帖》,永泰二年( 766)的《硖州帖》,大历二年( 767)的《守政帖》,大历七年( 772)的《送刘太冲序》、《与夫人帖》、《裴将军诗帖》,大历十年( 775)的《刘中使帖》,大历十二年( 777)的《江淮帖》、《华严帖》、《文殊帖》,大历十三年( 778)的《广平帖》,建中四年( 783)以后的《奉命帖》、《湖州帖》、《叙本帖》、《寒食帖》、《中夏帖》、《御史帖》、《讯后帖》。 其中《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为墨迹。 但是颜真卿的碑帖由于时间久远,大多不存,所存者大多散落在各地, 欣赏者和学习者很难一览全貌。 颜真卿书法“篆隶笔意”气息浓厚,使其超逸同侪,成为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在中国书史上最富影响力的书法家,犹如儒家之孟子。 唐以后的书法家受其影响者甚多,著名者如柳公权、杨凝式、蔡襄、苏轼、米芾、 李东阳、 董其昌、 倪元璐、王铎、傅山 、张廷济、刘墉、钱沣、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翁同龢、谭延闿等人。 颜真卿书法泽被之广可见一斑。 这些书法家的作品流传虽然较颜真卿为多,但都被各大博物馆、私人藏家视为拱璧,多秘不示人。 颜真卿及受其影响的 书法家虽有作品印刷品传世,但一般很难见到整幅原大作品,这对于书法的学习和研究都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将颜真卿及受其影响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全部摹刻上石,建立“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将是一件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的盛事。 全国与 — 8 — 颜真卿有关的地方不在少数,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碑林,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及时必要的。 第三章 建设条件 一、地里位置 商丘位于河南省的最东部,为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 地处 黄淮平原 腹地。 北与山东菏泽市、济宁市毗邻,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相连,东与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相接。 京九铁络纵穿商丘地区境内的睢阳区、梁园区、虞城县 3 个县(区)的 14 个乡镇,在商丘市中心与被称之为“金腰带”的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大干线交汇;连霍高速横穿境内的民权、宁陵、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夏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