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围纱蚕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内容摘要:

2、潮滩涂,泥沙富含有机质,并以大米草生长的涂面为佳。 面积为 3亩30 亩,水深 200选择好的场地设计排水沟。 用生石灰、漂白粉清塘,进水时用 100目筛绢过滤。 放苗前 3天7 天施粪肥,每亩施基肥 250洒 、亲本的选择与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季节前 10天15 天,从附近中高潮区滩涂或养殖塘中挑选亲本。 要求体质健康,身体无损伤,肉红色或青绿色,体表具光泽,体长187 150刚节230 刚节。 每亩放养亲沙蚕 2本放养后施肥培养基础饵料,适当投喂鱼粉、豆粉,促进性腺发育,有利于集中产卵。 三、苗种培育1、幼虫培育:进入繁殖季节,异沙蚕体出现预示即将产卵。 此时用生物制剂控制水质,每亩水面泼洒生物肥水王 1 3、施肥料,透明度控制在 30卵后,2 天即孵化成担轮幼虫,幼虫培育期间每隔 5天加泼生物肥水王,浓度为 3隔 2天3 天加水 5天投喂豆浆两次。 当幼虫发育至 5刚节时,注重培养底栖硅藻,适当投放底质改良剂,提高幼虫附着率。 2、出苗:幼虫附着后 15天20 天,幼沙蚕可长至 2 11刚节以上,可移苗出池养殖。 出苗用 80目蛏苗袋刮苗,洗去泥后即为沙蚕幼苗。 操作时动作要轻,以免损伤幼苗。 健壮的苗种,大小均匀,迅速爬行,颜色淡红色。 3、放养:采用干撒播苗或蓄水播苗的放养方法,每亩滩涂放养 6万8 万尾。 干撒播苗时先将苗种轻轻地与发酵、晒干,碾碎过筛的猪粪、牛粪等有机肥料拌匀,然后在涂面上均匀撒播。 放苗 4、最好在大潮退后进行,干露时间较长,涨潮前 1小时应停止播苗。 蓄水播苗则应分散放养于养殖塘的各个区域,让其自然分布。 四、日常管理1、巡塘:每天巡塘一次,尤其是大潮汛期间,应加强防范,发现堤坝漏水及时修理,发现敌害生物(如蟹类、螺类等)立即清除,数量多时用网具捕捉。 2、施肥:用发酵的鸡鸭粪、猪粪培养生物饵料,施粪肥时应做到少量均匀,在退潮后进行,应有较长的干露时间,以便于肥料的吸收。 3、投饵:滩涂粗放养殖利用天然饵料来满足沙蚕的生长,蓄水精养必须投饵。 前期(幼体阶段)采取施肥为主,逐步增加鱼粉、豆粉等人工饵料,中后期(养成阶段)可投喂野杂鱼或豆粕粉、菜饼粉。 投喂时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4、换水:一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