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15号地玉马庄城市棚户区改造小区安置房建设epc项目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并在初凝前处理完毕。 、混凝土养护 ( 1)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以及一层 棉毡。 ( 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 3)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 ( 4)停止测温的部位 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塑料薄膜和麻袋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混凝土测温 为了控制砼两个温差以及校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应随时掌握砼温差动态,测温工作至关重要,该工程采用电子测温器进行测温,现场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 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 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差达到 25℃ 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 1)测温 仪器:为了快捷直观准确测量温度,结合本工程特点,该工程筏板砼测温采用 JDC2 型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该仪器具有准确、快捷、宽温操作环境等特点,是一种专业化的测温仪器。 ( 2)测温线布设:为了全面反应砼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该工程的特点,测温线的位置应按浇筑高度断面分底、中和表三种情况为一组,每组三根,测温线按上中下分别预埋,按平面尺寸应分成边缘与中间两种情况。 根据测温点布置原则 , 大体积 混凝土浇筑 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地 反映出 混凝土浇筑 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混凝土浇筑 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 ,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 混凝土浇筑 体内温度场的 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监测点位不宜少于 4 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 ,必须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 600mm 布置; ; ,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 50mm 处温度; ,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 50mm 出的温度。 ( 3)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 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 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 按规范要求 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并及时进行数据整理。 ( 4)温差控制:砼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 50mm 处)不大于 25℃。 b、表面温度(表面下 50mm 处)与表面外 50mm 处的温差在 25℃以内。 c、砼降温速度不大于 ℃ /d。 d、撤除保温层时 ,砼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 20℃。 ( 5)外墙施工缝处墙体高出筏板 300mm,当实测温度过高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则应及时调整蓄水位降温使其满足温差的规定。 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位砼在硬化过程 中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砼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以便随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砼的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 25℃)内,混凝土外表温度与大气温度控制在( 20℃)内,确保砼的施工质量,对底板砼采用电子测温仪监测和控制。 测温点布设图参见附图一《地下室底板测温点布置》。 测温内容及频率 测温方法 预埋测温探头,将探头固定在钢筋网片的立筋上,混 凝土浇筑后用电子测温仪即可测出混凝土内部温度。 测温探头必须按编号顺序进行,并按事先准备好的表格记录所测数据。 砼测温时间,在砼浇筑完毕 12 小时后开始试测,以后每隔 4 小时测一次。 在测试过程中随时进行校验,同时应对大气温度进行测量。 龄期 测温次数 第 1 天至 第 4 天 每 4h 不少于一次 第 5 天至 第 7 天 每 8h 不少于一次 第 7 天至测温结束 每 12h 不少于一次 3~ 5 天时应特别加强监测,监测时间不少于 15 天。 测温要求 应按日、夜两班安排测温人员,每班人员 2 人共同测温,测得温 度数据经两人共同确认无误后再填写记录; 测温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准确熟练的使用测温仪器,做到操作规范,读数准确,书写整洁清晰; 测温人员必须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时向有关管理人员提供每天的测温情况,并主动报告测温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情况; 测温分析 对砼测温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当砼内部最高温度有可能达到 80℃或温差达到 25℃的可能时,必须采取保温养护, 随时准备增 加 覆盖物。 按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对混凝土适当保温保湿养护,使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 25℃。 混凝土试块留置原则 一次连续浇筑量小于 1000m3 的,按每 100m3 留置一组,不足100m3 按一组计算,有抗渗要求的按每 250m3 留置一组,不足 250m3的按一组计算 ;一次连续浇筑量大于 1000m3 的,试块按每 200m3 留置一组,不足 200m3 按一组计算,抗渗试块按每 500m3 留置一组,一次连续浇筑量不足 500m3 按一组计算。 试块留置组数: 28 天标养、 7 天标养、 7 天同条件(用于墙体)、 14 天同条件(用于顶板)各一组,其中见证取样组数不少于总组数的 30%。 另外需留置 600℃ d 同条件实体检测试块,留置原则与组数应与甲方及监理协商确定。 检查验收 标准 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低于 P6 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 28℃的地下工程。 处于侵蚀性介质中 ,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和《混凝土结耐久性设计规范》 GB50476 的的关规定。 水 泥 的选择应符合下列 规定: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 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品种;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砂、石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砂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 %,泥块含量不宜大于%; 不宜使用海砂;在没有使用河 砂的的条件时,应对海砂进行处理后才能使用,且控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 %;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 5~ 40mm,含泥量不应大于 %,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 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烧失量不应大于 5%; 硅粉的比表面积不应小于 15000m2/kg,SiO2 含量不应小于85%; 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品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 的有 关规定。 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的有关规定。 外加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 的质量规定;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 3%~5%; 考虑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 ; 混凝土 胶凝 材料 总量不宜小于 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少于 260kg/m3;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 20%~ 30%,硅粉的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 2%~ 5%; 3 水胶比不得大于 ,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 ; 砂率宜为 35%~ 40%,泵送时可增加到 45%; 灰砂比宜为 1:~ 1:; 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即 Na2O 当量不得大于 3kg/m3。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 160mm~18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 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资阳区15号地玉马庄城市棚户区改造小区安置房建设epc项目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