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传染病 巴氏杆菌病内容摘要:

2、。 此病病程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急性型(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有时没有症状,突然死亡。 一般在临床上出现精神不振、拒食、呼吸急促、体温升到 41以上,鼻腔中流少量浆液性分泌物,有时发生下痢,临死前体温下降,出现发抖、抽搐、瘫痪等现象。 病程短,快的12时死亡,慢的 3死亡。 病兔剖检后,可见心、肺、肠、肝、脾、肾、膀胱、喉和淋巴结等充血,有出血点。 胸腔有粉红色的液体(由腹膜炎引起)。 亚急性型(又称地方流行性肺炎)此类型多由其他型转化而来,病兔呼吸急促、困难,鼻腔中有粘液性或脓性鼻涕,常打喷嚏,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关节肿胀,结膜发炎,有时腹泻。 病程 1,有时可长达 1月,最后消瘦死亡。 病变主要表 3、现为肺部充血、出血,胸腔有积液。 慢性型(又称传染性鼻炎)这种病型在集体兔场中会经常发现,传播快,但一般不会大批死亡。 病初,鼻腔内常有水样分泌物,病兔常打喷嚏,用前脚擦鼻,前脚内侧的毛与鼻涕粘在一起。 鼻涕逐渐变稠,并在鼻孔周围结成硬痂,堵住鼻孔,有的病兔只能用嘴呼吸。 由于病兔经常用足抓嘴、鼻等处,所以容易把病菌带进眼睛内、耳内或皮下,从而引发化脓性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乳腺炎等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最后常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2)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注意兔舍环境卫生。 在天气变化时,要防止伤风感冒。 防止饲料、饮水污染。 引入兔种时要严格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一个月,无病后方可移入兔群内。 兔群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笼舍要定期进行消毒。 发现病兔,对急性者应捕杀淘汰,种用价值高的可用抗病血清治疗,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 2升,8 小时后再注射 1 次。 慢性型病兔可用青、链霉素,每毫升含 2 万单位滴鼻,每日 3,每次 3,连续 5 天。 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 2单位,每天 1 次,连续 3,也可注射链霉素,每日 1 次,每次 单位,连续 3。 口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 ,每日 2 次,连服 5 天。 口服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每次 日 4 次,连服 5 天为一个疗程,停药 2 天后,可再服 1 个疗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