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配种的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 1 个月左右。 为了防止早配和近亲交配,在兔性成熟前应将公母兔分开饲养。 科学确定使用年限适时淘汰更新兔群公母兔的使用年限一般为 3 年4 年,如果体质健壮,使用合理,配种利用年限可适当延长。 但过于衰老,其受胎率、产子数和成活率均差,所产子兔品质也差,所以要适时淘汰和更新兔群。 一般每年淘汰 1/3,做到 3 年一轮换,让适龄种兔在兔群中占绝对优势。 科学安排配种繁殖季节掌握好肉兔的配种繁殖季节是提高子兔成活率的重要环节,肉兔繁殖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配种繁殖,但因不同季节的温度、光照、营养状况等不同,对母兔的受胎率和子兔成活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春秋季春秋气候温和、干燥,种兔性欲旺盛,母兔受胎 3、率高,产子数多,子兔成活率高,是肉兔配种繁殖的最好季节,要抓好配种繁殖工作。 不少兔场春繁大都采用频密产子法(血配),连产 2 胎3 胎后,再行调整,恢复体力,8 月份开始秋繁。 夏季凡舍温在 30以上的时节,应停止配种繁殖,一般在每年的 6 月份至 7 月中旬停止配种繁殖。 但如母兔体质健壮,又有防暑条件,仍可适当安排配种繁殖。 冬季冬季气温较低,种兔体质较弱,受胎率低,所产子兔如无保温设备,容易冻僵或冻死。 所以,冬繁必须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以保持健壮的体质。 还要有保温措施,一般要求室温不低于 15,子兔窝不低于 30,幼兔要求 20的环境。 适时配种自然交配时期的确定根据母兔发情表现确定配种时间。 肉 5、不经交配或药物刺激不会自动排卵,所以人工输精前要进行刺激排卵。 一般采取注射生殖激素刺激排卵,在进行刺激排卵后 2 小时8 小时内输精受胎率最高。 为了提高受胎率,要在发情盛期进行刺激排卵。 在配种的当天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春秋两季最好安排在上午 8 时10 时,夏季利用清晨和傍晚较清凉时进行,冬季选在比较暖和的中午进行。 另外,饲喂前后 1 小时不宜配种。 正确掌握配种程序检查种公兔,创造适宜的环境配种前要对种公兔进行检查,凡体弱、发育较差、有病以及有血缘关系的公兔,都不能交配。 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对种公兔进行精液品质检查。 确定了公兔后,将公兔笼中的食具全部移出,并在笼底垫一块大木板,以免兔爪夹入笼缝中扭伤 6、。 将母兔放入种公兔笼内进行配种把发情良好、身体健康、适宜配种的母兔轻轻放入公兔笼内进行配种。 不能将公兔放入母兔笼内进行配种,若将公兔放入母兔笼内,公兔因环境的改变,容易影响性欲活动,甚至不爬跨母兔,导致配种失败。 配后处理配种结束后,立即在母兔的臀部用力拍一下,母兔后体一紧张,即可将精液深深吸入,有利于精子从阴道向子宫方向移动,并防精液逆流。 而后将母兔从公兔笼内取出,检查外阴部有无假配,并将母兔送回原笼,及时做好配种登记工作。 复配为了确保母兔妊娠和防假孕,要进行复配。 复配的方法有两种。 重复配种。 在第一次配种后 6 小时8 小时用同一公兔重配一次。 据试验,重复配种的受胎率可达 95%100%。 双重配种。 第一次配种后 10 分钟左右再用另一公兔作第二次交配。 据试验,采取双重配种的受胎率比单配可提高 25%30%。 此法只适于商品兔生产,因为作种时无法判断父系的血缘。 搞好妊娠检查及时判断母兔是否怀孕,若未怀孕,应及时进行补配。 可采用外部观察法和摸胎法检查。 专利查询。獭兔配种的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2、为最好。 在宰前饲养中还必须限制獭兔运动,以保证休息,解除运输途中产生的疲劳和刺激,提高产品质量。 前断食 8 小时,只供给充足的饮水。 宰前断食不仅有利于屠宰操作,保证皮张质量,而且还可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二)处死方法獭兔处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颈部移位法、棒击法和电麻法等。 简单而有效的处死方法是颈部移位法。 术者用左手抓住兔后肢,右手捏住头部,将兔身拉直,使头部向后扭转
边长 l 的变化而变化,当 l 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 S最大。 即 可以看出,这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的一部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是函数的图象的最高点,也就是说,当 l取顶点的横坐标时,这个函数有最大值.由公式可求出顶点的横坐标. ml 260分析:先写出 S与 l 的函数关系式,再求出使 S最大的 l值. S= l ( 30- l ) S=- l 2 +30l ( 0 l 30
2、几元之多,与头路皮的价格比更是毫无意义可言。 从市场价位分析,獭兔皮质量至上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据某专家称浙江省万只存栏的獭兔养殖场不少,目前的价位还不至于亏损,其原因得益于浙江的獭兔养殖场已经注意到了品种与营养供给的关系,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在低谷平淡期可以保证獭兔皮的质量,浙江生产的獭兔皮的总体质量在国内公认是最好的。 獭兔皮的价格下降引起獭兔肉价位的上涨,可以对养殖场起到一种补贴作用。
2、4 月龄左右的獭兔正处于生长期,皮毛未成熟,加工后的产品耐磨性和抗张力强度都较差。 目前我省的獭兔养殖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享有盛誉的优质四川白獭兔在省内的覆盖面已达 80%。 同时,獭兔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2006 年由于獭兔皮市场价出现了恢复性上涨,行情火爆,不少外地皮货商直接入川内的大型养殖场和养殖户中抢购活獭兔(皮)。 有些经销商不论质量为获取短期利益将不到宰杀月龄的獭兔直接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