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选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内容摘要:

2、生的兔皮鞣制、染色、服装服饰及兔肉加工业方兴未艾;饲料、兽药、笼具等相关配套加工厂应运而生;以农民身份加入到该行业的流通大军更是浩浩荡荡。 獭兔产业一片繁荣景象。 獭兔品种质量是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獭兔的选育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些企业不惜重金从国外引种,更有一些单位苦心投入培育新的品系,并取得辉煌成就。 但就整体而言,在獭兔的选育中,存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和选育误区。 在此,就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系及类别通常我们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不同的獭兔品系,有美系、德系和法系等等。 那么什么是品系。 要想弄清品系,必须了解品种。 种。 品种是人工选择和培育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畜牧 3、学的单位(野生动物没有品种,只有种和品变种)。 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适应一定自然和经济条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家畜类群。 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提供畜产品类型的差异。 例如,家兔有肉兔、皮兔和毛兔等品种。 并不是所有的人工选择的动物都称做品种。 作为被承认的品种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具有相同的来源。 凡属一个品种的家兔,应有共同的来源,如新西兰白兔的共同祖先是弗朗德兔、美国白兔和安哥拉兔;塞北兔的共同祖先是法系公羊兔(垂耳兔)和比利时的弗朗德巨兔獭兔的共同祖先是早期发生在法国从肉兔中突变的两个个体。 由于血统来源基本相同,其遗传基础也极为相似,是构成这个基因库的基本 4、条件。 第二,稳定的遗传性。 第三,独特的性状和较高的生产性能。 品种应具有独特的性状,如产毛、产皮、产肉等,并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能满足人类一定的要求具有遗传稳定性和较高的种用价值;第四,具有一定的结构。 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推荐(1990),在新品种选育时,每个品种应建立 35 个品系。 品种内存在这些各具特点的品系,就是品种的异质性,从而使一个品种在纯种繁育条件下仍能得到改进和提高。 构成品种的类型主要有:地方类型、育种场类型和品系(或品族);第五,具有足够的数量。 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推荐(1990),每个品系有基础母兔群 200300 只,每个品种有基础母兔群 6001500 只,推广群生产母兔200 6、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 其实质是建立在群体基础上,范围较宽。 品系具备的条件:如被毛密度大、体重体型大、繁殖性能高);础母兔群 200300 只)。 方品系: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 系:围绕同一个系祖建立;交系: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 上;系: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目前獭兔还没有专门化品系,而肉兔较多);成品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 对目前我国獭兔来说,品系主要是群系和合成品系。 谓老三系。 即我们通常说的美系、德系和法系。 它们属于什么系。 从上面标准的解释看 7、,它们难以划归为那个类型。 实质上,我国从不同国家引进的獭兔,是根据引种的需要,在引种地的不同兔场选择的若干个体的集合。 19821983 年,河北省通过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从美国引进两批獭兔。 根据笔者对所引进种兔档案的分析发现,主要来自两个州的三个兔场。 而我国其他地方从美国或其他国家引种情况,也大同小异。 尤其是引种的数量越大,来源越复杂,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的差异越大。 因此,从这种情况看,我们引进的种兔,很难说他们属于某一个品系。 但习惯将它们以引进国命名,也就约定俗成吧。 兔品系选育成就。 我国从不同国家引进獭兔之后,也开始了新品系的培育工作3先后培育出不同的獭兔新品系。 比如:江苏金星獭兔有限公司在有 9、加入这一队伍。 群体差异大、质量参差不齐、劣种流行的现象存在。 极少数人,利用一些宣传媒介,打着优良品系的幌子,蒙蔽不知真相的群众。 倒种贩种,见利忘义,不仅推广劣种,而且使某些疾病呈现扩大的趋势。 很多养兔爱好者经常咨询这样的问题:哪个獭兔品系好。 谁家的獭兔好。 我养的獭兔属于那个系。 这确实是老百姓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而确实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在我国绝大多数兔场,品系已经不清楚,基本上是老三系的混血儿,无非是某个品系的血统占的比例大些,而其他品系占得比例小些而已。 有的兔场重视选育,群体比较整齐,而有些兔场忽视选育,群体整齐度差些,性能低些。 獭兔不同于一般的肉兔,整个獭兔是一个品种,不同獭兔之间的杂交属于品种内品系间的杂交,也属于纯繁的范畴。 因此说,只要獭兔被毛质量好,生长和繁殖性能好,能将自己的优良品质遗传给后代,就属于好獭兔。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