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蚯蚓养殖方法内容摘要:

2、的沙石颗粒。 要是分不清黏土还是沙土,不妨做一个实验,取一块纱布,裹住泥土,放在水中,捏几下纱布,分解渗出的,就是养殖蚯蚓所需要的泥土,最后留在纱布里面不能分解的,自然就是沙石颗粒了。 泥土量以离塑料桶口 10 厘米左右为宜,高度大约 40 厘米左右,这样蚯蚓就外逃不了。 再准备一个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家用塑料脸盆,盆的直径比塑料桶的直径略大,长度多出 5 厘米左右,在距盆底 5 厘米处和 2 厘米处各做一个记号,可以用记号笔画一条横线。 以上准备就绪后,把塑料桶放入塑料盆中,再往盆中灌入清水,水位高度在做记号的 5 厘米处。 简单的养殖蚯蚓设备就做成了。 等到桶里的泥土吸入盆中的水,变得湿润以后,再掘疏松, 3、就可以投入种蚓,进行养殖了。 二、养殖方法这样的养殖方式,并不是简单的缸养、筐养的翻版,比起缸养、筐养来,有更突出的优点。 只要盆中的水位控制在 25 厘米处,水在下面,桶里的泥土会自动由下往上吸水,整个泥土都能保持湿润,只有水位以下的少量部分积水,水位以上的大部分不积水,上略干而下略湿,这样的环境对蚯蚓极其适合,蚯蚓能自行调节所处的位置,避开积水的泥土,喜干喜湿各取所需。 也就是说,这样的养殖环境,蚯蚓存活率极高。 而且节省了工作量,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加水频率,盆里的水消耗挥发需要一段时间,一般 15 天左右加 1 次就够。 并且,这样的养殖方式,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加水可以不直接往泥土里浇灌,倒在桶 4、底的盆里即可,用渗透的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蚯蚓的死亡,保持高存活率。 这是因为蚯蚓产下的是蚯蚓卵,蚯蚓卵再孵化成小蚯蚓,刚孵化的小蚯蚓呈白色,极其娇嫩,让水浇灌,水稍微多一点,即刻淹死。 蚯蚓繁殖快,生殖周期短,总会有许多刚孵化的小蚯蚓,因此每次浇水,每次会有许多小蚯蚓死亡,影响了生存率,最终养殖效率也低。 缸养为保持泥土的湿润,需要浇水,不容易积聚在缸底,不易控制,越积越多,甚至溢出泥土表面才知道,增加了养殖的难度。 筐养,虽然不会造成积水,但为防止泥土干燥,影响蚯蚓的存活,得频繁地往筐里浇水,增加工作量,且污染场地,造成水浪费。 蚯蚓喂养,可用牲畜的粪便如牛粪、稻草秸秆、玉米芯、甘蔗皮等作为饲料,但 6、产卵,总是产在食物旁边,便于孵化不久的小蚯蚓取食。 此时的小蚯蚓只喝身边少量的营养流汁,还非常娇嫩,不能钻土取食。 即使能钻出土面,暴露在空气中,缺少水份的湿润,也容易干燥而死。 三、注意事项桶养的蚯蚓,经过几个世代的繁育,需要提纯复壮,即通过不同群体间的杂交,来增强个体的体质,不至于品种退化,同时也能继续保持较高的繁殖率。 方法可采用,将任意两桶泥土各取一半归并成一桶,再将余下的两半桶归成一桶或者捕捉一些蚯蚓放到另外一个塑料桶。 不同群体的蚯蚓混养在一起,即使并不拥挤,原来和新来的蚯蚓也会不安分外逃,原因可能是不同群体的蚯蚓气味不同,彼此不适应。 这个问题不可忽视。 可利用蚯蚓喜暗怕光的生物特性加以克服, 7、在养殖场地挂几盏灯,白光或或蓝光都可,蚯蚓不怕红光,不能用红光灯泡,也不留阴暗的死角,蚯蚓对微光有趋光性,否则还是要外逃。 灯光照射,尤其在晚上,不可停止。 持续几天后,蚯蚓就会习惯适应,成为一个新的群体。 温度对蚯蚓的生长很有影响,冬季可采用保温升温的方法,但小规模养殖,提高利用率,是要尤其注意的,不能用大规模养殖的保温模式,增加无谓的成本。 可用保温泡沫板围搭成密封的大立方体,里面挂一个或几个会产生热量的灯泡,温度可换不同功率的灯泡来调节控制,以摄氏 20左右为宜,温度太高耗电。 再放几盆花草以供氧,注意不要放气味特殊的花草,如驱蚊草香草之类。 或者在室外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围裹,其作用相当于塑料暖棚。 蚯蚓的需氧量不大,一般留一小孔透气即可。 养殖一段时间后,桶里泥土积聚了许多蚯蚓粪,得更换泥土。 换下的泥土可种植植物,不用施肥。 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让植物吸收后,又可再用以养殖,循环利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