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养珍品林麝及其家养技术内容摘要:
2、势干燥通风及排水良好的地方作圈址。 圈的面积要因地制宜,根据饲养量来确定。 圈的周围要建 3 米高的围墙,墙周围可栽植一些杏、桑、核桃、苹果树木,以供麝采食和遮阳。 同时圈内还要盖避雨棚,在圈的一侧或两侧要建造单圈,单圈门要与大圈门相通,单圈要求能避风挡雨、阴暗,用于母麝产崽、哺乳及病麝隔离等。 大圈主要用于平时群养母麝,配种期公母可以合群。 圈内要设食槽、水槽。 麝不仅可以圈养,也可以笼养,笼养有便于观察、易于捕捉、造价低廉的特点。 制作笼子,无论木、竹、铁丝都可以。 笼子要求高 1 米、宽 1 米、长 2 米,笼底织眼以能漏粪便为宜,在笼内 30 厘米高处设料、水盆各一个,便于麝食草、饮水。 笼一侧要有出入 3、后门。 笼要安放在安静的环境处,尽量不要让生人接近,以免林麝受惊,更不要让小孩用棍子乱打乱捅。 三、饲养管理。 麝是草食动物,可供其食的野生饲料有 100 多种,常食植物有30 余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日食量为粗饲料(青草、野菜、树叶、地衣、苔藓等)斤,精饲料(玉米、大豆、麸皮等)200 克,食盐 1 克。 精料喂时要粉碎,有的还要煮熟后再喂,如黄豆。 无论是圈养还是笼养,都要设饮水盆,盆内要不断水。 夏天最好是凉开水或千分之一的盐水,冬天最好是温开水,并保证麝有充足的饮水。 麝混养会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及公母互相追逐现象,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非常不利,应分群或分圈饲养。 分群要把公母分开,大圈主要饲养成 4、年母麝,小麝弱麝最好单独喂养,公母只要在配种期合群。 圈内经常保持安静、清洁、干燥、通风,无论是圈舍还是运动场,每季都要消毒一次,食水槽每天要洗刷,要定期消毒灭菌,防止疾病传染,严禁其他畜禽进入圈舍。 四、麝的繁殖。 麝在 性成熟,2 龄以后配种,但公麝 开始配种比较好。 一头公麝可配 3母麝,公麝在 时配种能力强,超过龄期应及时更新。 公母麝发情时间不同,公麝从当年 9 月开始到翌年 4 月结束,母麝则从当年 10 月开始至翌年 3 月结束,因此配种时间可选择在 11交配。 母麝受孕后,食欲增加,应注意添加营养。 次年 5产崽,每胎产崽 1。 产后 2时,可给母麝少量饮水。 饲喂新鲜、优质、易消化的饲料,3不。特养珍品林麝及其家养技术
相关推荐
2、 3 只雏鸽。 二、提高受精率的方法。 定时定量给种鸽喂食,要求日粮多元化,最好 3品种混合,既给种鸽充足的营养,又避免种鸽饲料单一、浪费。 保健砂要求现配现用,保存时间以不超过 1 个月为宜。 经验表明,保健砂最好是在下午喂料之前添加,让种鸽先吃砂再吃饲料,这样更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即使在哺雏鸽期间的种鸽体质也不会下降,从而保障下一窝蛋的受精率。 个别公鸽性欲不旺,可肌注睾丸素
2、百毒杀以及2%氢氧化钠。 然后待地板干燥后,铺上垫料或垫布并把育雏用具放入舍内,密封门窗。 根据禽舍的体积,按每立方米 7 克高锰酸钾、14 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封闭至饲养前 24 小时,打开门窗、驱除异味、气体后再将门窗关闭备用。 创造良好环境、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重要因素,给雏鸪提供适宜的温度,能有效地提高成活率,加速生长发育,不当的高低温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应激因素
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 50%左右,并出现了巨大 的臭氧空洞。 臭氧层的破坏 199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 “生物圈 2号”实验。 “生物圈 2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 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 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 依照设 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 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
2、殖性能好的优秀种兔参加配种计划,适当多选留青、壮年公兔,以备配种之需。 公母比例按 124 为宜,本着优秀配优秀和没有近亲血缘的选配原则,对不符合种用要求的种公兔一律淘汰。 种兔剪毛催情。 在秋配前 35 天把养毛期在 50 天以上、参加配种计划的种兔进行剪毛,促使种兔提高机体代谢水平,达到催情的目的。 早秋前早配。 在立秋前 10 天左右开始配种,多数母兔发情较明显且相对集中
2、来选择鹿种。 一般情况下,南方高温潮湿,水草丰富,应选择马鹿;在高原气候地区,如四川西部、甘肃的南部和青藏高原,可饲养白唇鹿;在内地可饲养适应性强,鹿茸产品受欢迎的天山马鹿和梅马鹿。 特别是梅花鹿。 因其鹿价格比天山马鹿低,且好饲养,深受养鹿者青睐。 (二)种鹿的选择标准应根据本品种的优良特性及基本特性,选择双亲生产性能高、体型大、体质强健、体型优美、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后代作为种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