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传染病防治技术 兔的病毒性出血症(兔瘟)内容摘要:

2、旦发生往往呈迅速流行。 当感染易感兔群后,开始几只呈急性死亡,以后数量迅速增多,1 周左右达高峰,大多数病兔表现为急性型症状。 3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 13 天,据临床症状分 3 种类型。 (1)最急性型: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病兔体温升高到 41,突然死亡,少数病兔死前抽搐、乱跳、尖叫,数分钟内死亡。 鼻孔流出泡沫状红色液体或鲜血。 (2)急性型:大多数病兔表现该种类型。 健康兔感染病毒后 2436 小时,体温升高到 41左右。 病兔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不喜动、呼吸急促、心跳快、一般在出现症状后 624 小时死亡,死前表现短时间极度兴奋、挣扎、狂奔、啃咬兔笼、尖叫抽搐。 部分病免鼻腔中有血性分泌物。 倒地 3、四肢划动,头颈后仰,四肢强直,惨叫几声而死。 (3)慢性型:一般发生在流行的后期,表现为一过性热反应,有些可能较明显,如食欲不振、精神委顿、消瘦。 随病程的延长,病免可能死亡。 一般认为病程较长,超过 5 天以上的病兔,则逐渐恢复正常。 血清学反应阳性,对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 4解剖病理改变病理特征为出血性败血症状。 呼吸系统病变明显,鼻腔、喉头、气管黏膜高度充血及散在点状出血,其腔内有血样泡沫和液体,人称“红气管”,具有特征性。 全肺出血,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出血点从针尖大、绿豆大到全肺弥漫性出血不等,称“花斑肺”。 肺小叶间质增宽,内有水肿液。 肝瘀血肿大,质脆易碎,有散在出血点,肝小叶间质增宽,表面有淡黄色 4、或灰白色条纹,有散在出血点。 脾、肾肿大。 5诊断据流行病学特点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化,一般不难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检查和血清学鉴定。 6防治(1)预防:定期免疫,即断奶兔可进行兔瘟疫苗预防性接种,每只兔注射 1 毫升,每隔 23 月注射 1 次。 定期消毒,常用消毒剂为抗毒威、百毒杀、火碱、甲醛等。 为防止扩散,对死兔进行深埋或焚烧,用具彻底消毒。 严禁从疫区购入种兔,本病流行期严禁人员来往。 (2)治疗:高免血清注射,每只兔4 毫升肌内注射,尔后 710 天再用兔瘟组织灭活苗作远期免疫。 据报道,2 倍量疫苗紧急注射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板蓝根注射液 2 毫升,维生素 C 注射液 2 毫升,肌肉注射,有一定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