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兔弓形虫病内容摘要:

2、口、眼、鼻咽、呼吸道黏膜、皮肤等途径侵入,在动物体内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 如果虫的毒力很强或动物体质弱,此时可造成疾病的急性发作;反之,则弓形虫包囊的繁殖受阻,疾病发作缓慢,或成为无症状感染,存留虫体的宿主。 兔的感染率很高,但多呈隐性感染。 弓形虫病的流行没有严格季节性,但以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最高。 据调查,712 月份排出卵囊较多。 卵囊的抵抗力很强,在一般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可以存活 100 天,这是重要传染源。 3临床症状(1)急性型:病兔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消失,精神沉郁,嗜眠,鼻眼流浆液脓性分泌物;几天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运动失调及后躯麻痹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病 28 天死亡。 (2)慢性型: 3、厌食,逐渐消瘦、贫血,后躯麻痹并异致死亡,但大多数可耐过。 4解剖病理改变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肺脏和心脏可见明显的广泛性坏死,肝有弥漫性粟粒状大小坏死灶;肺脏显著水肿,并有粟状坏死灶。 腹腔和胸腔有大量黄色渗出液。 慢性型主要以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胀和坏死为特征。 肝脏、脾脏和肺脏有白色坏死硬结节,并可找到弓形虫,脑部海马角和中脑有脑炎和肉芽肿。 脾脏肉芽状肿胀。 5诊断采用病变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以及病兔腹腔渗出物涂片检查,检查到病原体可确诊。 6防治(1)预防:兔场内禁止养猫,防止兔饲料、饮水、饲草受到猫排泄物污染,限制肉食动物接近兔舍,大力开始灭鼠活动。 对发病率高的兔场可用磺胺类药物对可疑病兔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 35 天为一疗程,停药几天后再预防治疗 1 次。 (2)治疗:磺胺六甲氧嘧啶按每千克体重 ,肌肉注射,每日 1 次,连用 35 日;磺胺二甲嘧啶,每千克体重 内服,每日 1 次连用 34 天。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