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蚕高产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节。 一、严格消毒养蚕前先全面打扫蚕室内外,用水冲洗蚕室、蚕具、墙壁、天花板、门窗、走廊及过道。 用 1%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两次消毒,两次消毒须间隔一星期,消毒药剂还可用402或蚕季安。 此外如果春、夏、早秋季养蚕期有僵病发生的,消毒后要用硫磺熏烟,关闭门窗闷三天三夜,再打开换气。 对于蚕网、刀剪、切桑板、蚕筷等零星用具进行蒸煮或用 1%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 20分钟以上。 消毒一定要全面彻底,不能消春不消夏或只重视养蚕前消毒,轻视养蚕期的消毒。 如地面消毒,天花板、墙壁却不消毒蚕具只喷正面,不喷反面见病才消毒,无病不防等,这些都是造成蚕病发生的原因。 特别是晚秋蚕的消毒,一定要严格彻底。 二、加强桑树管理蚕的 3、食料是桑叶,桑叶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蚕茧的质量和数量的因素。 9 月上、中旬要适时给桑树增施氮肥,因为晚秋蚕的 5龄期一般在 10月上、中旬,这段时间食叶量大,适时增肥,可增加桑叶质量,延迟桑叶硬化,保证桑叶质量。 如果当年雨水收得迟,桑树生长时期延长,桑叶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有利于蚕农养蚕。 如果当年雨水收得早,桑树因缺水而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那么蚕农就要对桑园进行浇灌。 采桑叶时,要根据蚕的大小,选采适龄叶,比如:在小蚕期饲喂过嫩的(不成熟的)桑叶营养不良,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不利于小蚕的生长发育,蚕体虚弱易感疾病饲喂过老的桑叶,含水量少,灰分多,碳水化合物已转化,纤维素含量过大,易造成小蚕消化不良 4、,蚕体瘦小,迟眠,发育不齐,抵抗力减弱,易生病。 在大蚕期,蚕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因此供给桑叶的量也要增大。 采摘桑叶的标准是:1 龄蚕采由上而下第 23 叶、2 龄蚕采第 34 叶,3 龄蚕采第 45 叶,45 龄蚕顺次先向下后向上采摘。 要求做到上午、下午采叶,不采露水叶、雨水叶,确保桑叶不发热、不变质同时认真做好桑田除虫工作。 三、蚕怕低温干燥,晚秋时节,如果遇阴雨天气,室内温度不够,要加温,保持必要的温度。 湿度方面:如湿度不够,造成小蚕失水虚弱,易感疾病,在小蚕期,保持室内要有水蒸气。 大蚕怕高温多湿,在大蚕期,它的食量大,在体内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增大,在体内的水分也同时增多 6、一次,使蚕就眠整齐,眠起后要适时饷食,一般实行早止桑,迟饷食的措施。 养蚕人员要注意卫生,蚕室门口放石灰,进出门踩踏石灰,闲杂人员禁止人内。 要保持蚕座卫生,蚕座内勤用干燥材料,勤晒蚕具,防止生霉,勤出沙。 壮蚕期止桑断食后,撒石灰、焦糠,按 1份新鲜石灰加 34 份焦糠的比例,每眠撒一次,防止眠中蚕座潮湿和起蚕吃着不鲜桑叶。 采叶篮及用具,在各个休眠期应用 1%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 给桑前、除沙后坚持洗手,操作中勿伤蚕体,减少创伤传染病菌,除沙后用 1%的漂白粉液进行地面及空气消毒。 严格提青分批,及时淘汰弱小蚕、病蚕、迟眠蚕等。 妥善处理蚕沙、病死蚕,建造蚕沙坑,充分发酵蚕沙。 将淘汰的迟眠蚕、弱小蚕及各种病蚕投入石灰缸处理后深埋或烧毁,严防病原传播污染。 对蚁蚕、起蚕、将眠蚕、将熟蚕要坚持用大、小蚕防病一号药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整个蚕期要坚持用新鲜石灰粉和防病一号交替消毒防病。 好簇中管理。 上簇和簇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质量的高低和蚕农的经济效益。 因此,要注重簇中管理。 簇中保持温度 2324,湿度 60%75%。 室内保持光线均匀偏暗。 15 小时后,可清除游山蚕。 室、蚕具遗留下来的病毒新鲜,病原集中,抗药力弱,应立即消毒。 蚕室、蚕具(包括上簇用具)先用 1%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再对蚕室、蚕具进行扫洗、晒、刮、刷工作,做到全面彻底消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