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犬类传染病防制对策与建议内容摘要:

2、显性感染病例增多,如慢性犬瘟热。 殖模式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多年来我国的养犬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养殖模式多样。 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有初步规模的工作犬养殖,多位于城郊。 其饲养设施、防疫制度较正规,基本上符合动物防疫法的要求;二是个体养犬户,多数是将农田改成简易的犬舍,每户养殖数量一般在百只左右;三是宠物犬和散养的看家护院犬,一般是一户一只犬,多者几只犬。 后两种情况疫病复杂,交叉活动频繁,卫生防疫很难落实,导致集散地、运送工具、笼养器具和饲养人员成为传染源或传播媒介;粪尿污物随意排放,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一旦疫病传播将暴发流行。 合感染多,病情复杂自同一病例分离到 2 种以上 3、的病原的现象经常出现,如犬瘟热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有的病例,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同时存在。 共患病增多自 1997 年起,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导致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其中 90%以上都是由犬传染引起的。 2003 年上半年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表明,狂犬病位居重点传染病死亡数和病死率榜首。 今年 16 月,狂犬病发病人数已达 545 人,比去年同期超出 89 人。 传染病管理上,问题也比较突出防疫队伍不健全,防疫网络没有形成,疫情报告制度、扑杀及补偿机制不健全,对人犬共患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 虽然目前对养犬业危害最为严重的典型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等不多 5、建立免疫档案和免疫标记制度,实施普遍免疫接种。 逐步在全国推行一犬一标一号,通过对动物佩戴耳标,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动物免疫、饲养和用药情况,促进免疫、检疫工作的开展,为疫情及时反馈捉供条件。 规定犬类限养区,要经过当地公安部门批准,领取犬类准养证,并对犬进行免疫注射后才能饲养。 限养区以外的乡镇和农村是犬类准养区,要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办事机构申请登记才可以批量圈养。 定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重大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体系和应急机制。 疫情监测、预防免疫、检疫、封锁、隔离、扑杀和消毒等技术措施逐步走向制度化。 根据我国养犬业比较分散的实际,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防疫网络,形成疫情快速 6、、准确的反馈机制,创建动物疫病控制信息平台。 全面开展疫情监测工作,为及时发现疫情、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和制定科学的防疫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疫病预防主管部门与各医疗机构、各饲养者建立信息互动平台,以利于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新动向,了解动物疫病预防和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调整传染病控制计划,向医疗工作者和饲养者预告疫病动态,介绍医疗、饲养、保健等新技术。 强动物检疫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市场管理,实施同步检疫,检疫率要达到 100%。 产地检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到村、到点、到户”的规定,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督。 严厉查处和打击严重违法违规的检疫人员。 有序开展检疫监督工作,有效防止染疫动物进入流通领域, 7、避免疫情扩散和威胁人民健康。 犬类饲养场及销售市场定为重点卫生规范化管理场所,进行防疫卫生规范化管理。 加强进出口检验检疫,采取以检疫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防止国外疫病传入。 国内异地引进动物时,应从非疫区引进,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从国外引进动物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检疫。 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疫病诊断、监控、科研设备和设施条件。 稳定动物防疫机构,重视防疫队伍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 立病犬、病死犬及其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系统。 动物尸体、排泄物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粪便、垫料污染物等进行焚毁;栏舍、用具、污染场所必须进行彻底消毒。 于犬的 8、病毒性传染病,应以杜绝病犬为目标,消灭病原和切断传播途径,这样才能控制源头。 主要措施是加强群体免疫制度,提高群体保护水平,控制病犬流动,在免疫的基础上,发现病犬坚决扑杀。 特别是对犬的病毒性传染病来讲,扑杀病犬很重要,因为免疫后又发病,可能被变异的毒株所感染。 所以,犬的病毒性传染病防制的关键是免疫密度和免疫水平。 目前,临床常用疫苗分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比较而言,进口犬疫苗的质量比国产疫苗更好一些,但价格相对较贵。 其中荷兰英特威疫苗、美国富道疫苗、美国辉种疫苗的程序一般是幼犬 50 日龄后,即可接种犬疫苗。 如果选择进口六联苗,则连续注射 3 次,每次间隔 4 周或 1 个月;如果幼犬已达 3 月龄 10、保护犬的角度讲,主要是消灭病原体。 防制的基本原则是在寄生虫性成熟前和动物生长迅速的关键时期主动用药,保证犬体内没有成熟的虫体和虫卵,从环境措施上阻断传播。 所以,寄生虫性传染病防制的关键是消灭病原体和环境的消毒控制。 临床上常用的驱虫药有左旋咪唑,该药为广谱驱虫药,价格比较便宜,同时还有免疫增强的作用。 具体用药时间为仔犬 2025 日龄时进行常规驱虫,以后每月驱虫一次,至 6 月龄开始每个季度驱虫一次。 成年犬每年春秋季各驱虫一次。 论是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还是寄生虫性传染病,防制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建立病犬、病死犬及其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系统。 动物尸体、排泄物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粪便、 11、垫料污染物等进行焚毁;栏舍、用具、污染场所必须进行彻底消毒。 临床上常用的消毒药有速效碘、氢氧化钠等。 消毒时一要注意按规定浓度使用;二要注意药物的温度,增强消毒效果;三要注意消毒药物与病原体长时间接触可提高消毒效果。 消毒药液的用量必须充足,通常对墙壁、地面使用药液 50100方米为宜。 犬场、门口消毒池内的消毒液要经常更换。 消毒时最好把犬赶至运动场,密闭门窗,增强消毒效果,过 12h 后打开门窗,并用水洗涮。 对于犬舍内,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对于犬舍外,每两周至少消毒一次。 染病平时的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要全价,要定时定量饲喂,防止偏食、饲料单一和突然改变,及时供给足量的清洁饮水,每天打扫犬舍卫 12、生,加强灭鼠、灭蚊、灭蝇等工作。 目前我国犬类传染病防制效果和犬类传染病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来看,我认为今后我国犬类传染病防制的重点之一仍是犬的病毒性传染病。 目前犬类传染病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来看,今后我国犬类传染病防制的重点之二将是人犬共患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6 万人死于狂犬病。 我国政府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死亡的人数。 人犬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如布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如蛔虫病、弓形体病)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了较大危害,典型症状如不育不孕、孕妇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 又如钩端螺旋体病,其典型症状是肾炎和黄疸。 所以加强对人犬共患病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预防人犬共患病的认识十分重要。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