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蚕白僵病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2、注重除沙、提青和蚕室内温湿度调节等技术环节的处理;三是桑园管理不善,没有抓好桑园治虫工作,造成虫口叶和被有病害虫污染叶增多,产生病菌交叉感染;四是晚秋蚕饲养时期的气温大多在 25左右,较适合僵菌孢子的生长,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白僵病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1、重视消毒防病。 蚕前消毒是在养蚕 1 周前,先将蚕室及其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垃圾集中烧毁,并用 5%的新鲜石灰水泼洒蚕室的四周地面。 蚕室内打扫清洗后,墙壁用 20%新鲜石灰浆粉刷。 蚕具则必须在清洁流水中洗刷干净后置于阳光下曝晒,然后放入蚕室进行 2 次化学消毒。 即第 1 次用消特灵或含有效氯 1%的漂白粉液等广谱型蚕药进行消毒。 消毒时要不留死角,面 3、面俱到,并保持半小时湿润状态。 第 2 次用928或蚕病净等烟雾剂熏蒸,做到气体与液体消毒相结合,消毒效果显著。 养蚕期间,要在收蚁前用防病一号进行蚁体消毒后再喂叶。 以后坚持在各龄起蚕、熟蚕易感染期用新鲜石灰漂白粉(小蚕用含 2%有效氯石灰漂白粉;大蚕用含 3%有效氯石灰漂白粉)或灭僵灵等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坐消毒。 对有病情发生的,则每天需撒 2 次,直至控制。 必要时,在桑叶食尽后,用优氯净 ,然后通风排烟。 养蚕结束后,蚕具、簇具、蚕室及其周围环境都要清理消毒。 若使用的簇具为草笼则应烧毁,不得留用。 蚕沙要集中堆放腐熟,不能随便乱放或撒放到桑园里。 2、注重饲养管理。 在蚕室气候调节方面,特别在大蚕期要注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