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鹌鹑的种蛋孵化率内容摘要:

2、机内进行消毒。 其消毒方法一般可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法,其用药量为平方米用福尔马林 28蒸时间为 20 分钟。 4、温度掌握要适宜温度是孵化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条件之一,9之间。 因胚龄、品种和季节不同,可适当调节其范围。 一般情况下,胚龄越小,要求温度相对高些。 随着胚龄的增加,其孵化温度可适当降低。 蛋用型品种要求温度偏低,兼用型则要求温度偏高早春孵化要求温度稍高,以后随气温的逐渐上升,孵化温度可适当降低。 孵化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5之间。 5、孵化湿度要控制湿度一般是指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 湿度的大小,应随胚胎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生理需要进行调节。 开始时,湿度应保持在 5560%中期为了排出尿囊液和羊水, 3、其相对湿度应降低到 5055%:后期为便于雏鹑出壳,防止绒毛粘在蛋壳上,其相对湿度宜提高到 6570%。 增减湿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减孵化器内水盘的面积和控制室内洒水的多少来进行调节。 6、通风换气要及时在孵化过程中,应随着胚龄的增长,逐渐开大孵化器上的通气孔。 孵化前 8 天,要每天进行换气 12 次,8 天以后,应适当增加换气次数。 在孵化器内有出雏的情况下,通气孔应当全部打开,以利雏鹑呼吸,否则,正在破壳的胚胎或已出壳的雏鹑就会闷死。 7、翻转蛋盘应定时翻转种蛋的孵化位置和角度主要是调整温度,使种蛋受热均衡,促进胚胎的活动和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 孵化器应每 2 小时自动翻蛋 1 次,翻蛋的角度为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