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饲养密度,清洁蝎窝,换土,保护食具卫生,彻底清除霉变食物。 饲养池内外彻底消毒,可选 1苏儿溶液 锰酸钾溶液喷雾。 发现病蝎及时隔离,可试用四环素 加水 500 毫升,泡沫吮吸或喷雾蝎体。 2、黑腐病:主要是由饲料腐败变质或饮水不洁引起。 病蝎前腹部呈黄色,腹胀,活动减少,食欲不振,腹部出现黑色腐败型溃疡并有黑色粘液流出,病程短,死亡率高。 防治:清洗食具、水盘,保证饲料和水质新鲜干净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可选用 1苏儿溶液或双氧水溶液喷洒饲养池,及时清除死蝎,更换瓦块和泥土。 用土霉素 加水 500 毫升溶化喷雾或吮吸,或用红霉素 拌糖类食物 500 克喂至痊愈。 3、拖尾病:主要是长期采食高脂肪饲料和环境潮 3、湿所致。 病蝎无精神,行动迟缓,呆滞,口呈红色,后腹部下垂,肢节隆大,有脂溶性粘液泌出,以 2 龄蝎患此病者居多。 减少脂肪类配合饲料的投放量和调节蝎舍温湿度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发病后应适当减少脂肪性饲料,改投活性昆虫饲料,酌加鲜槐叶、苹果、西红柿,也可将大黄苏打片 1 克细粉末拌麸皮饲喂。 4、枯尾病:由蝎舍干燥、饮水供应不足造成。 病初尾部出现干燥萎缩,并逐渐向前发展,蝎子干燥,瘦小,行动缓慢等。 增加湿度,补充水分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一般应增加洒水次数,保证蝎舍湿度,或取西红柿、西瓜皮适量压汁吮吸。 5、体节麻痹病。 由蝎舍高温高湿引起。 病初表现不安,慌乱走动,离窝,很快出现肢节软化,体色变深、麻痹,病程 4、短促,很快死亡。 蝎舍降温、通风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方法,也可用温开水加入少许食盐、白糖喷雾蝎体,并更换瓦片和窝土。 6、胀肚病。 主要是蝎舍温度过低,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表现为腹部隆起,运动迟缓或不动,食欲废绝。 防治本病应注意保温,一般应将舍温控制在 20以上,可用 5%的食母生溶于水内喂饮,也可试用多酶片 1 克、维生素 克或神曲、苍术粉各 2 克溶水 500 毫升喷雾或吮吸。 7、流产。 孕蝎在孵化期间,慌乱不安,早产仔蝎。 保持产室安静,不使孕蝎受到惊吓、摔跌和挤压,即可减少流产的发生。 总之,蝎子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 环境宁干勿燥,密度宁稀勿密,虫类饲料宁余勿欠,结合饲料限量搭配,宁欠不余,同时注意保湿,防寒勿冻,适龄配种和分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