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养殖管理技术方法内容摘要:

2、厘米,另一端距池口 90 厘米,在池底留一直径 8 厘米的排水口,平时将洞口堵塞。 池口用细沙作盖,防止虫外逃和其他昆虫及蚁类等天敌进入。 池建好后,将经过暴晒或烘烤过的腐质土填于高处,其厚度为 15 厘米,低处灌入清水(各占1/2),久之则变为污水。 将屠杀后的牲畜脏器或鱼肠等切碎,放在腐质土上摊开,浇水至潮湿。 将经处理后的幼虫(蝇蛆),放在腐质物上;蛹可浅埋于土中。 要经常检查,当食物已被蛀食成空洞或下沉,无原来形状时,要及时添加新的饲料。 池水应经常保持与腐质土接触的平面上,便于蛆幼的活动。 除上述饲养外,现介绍几种饲料配制的方法:(1)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麦麸、米糠、酒糟、糖糟、豆渣、屠宰场下脚料 3、等配制,要掌握好各组分的调配比例。 (2)利用动物粪便如鸡粪、牛粪、马粪、猪粪等经配合沤制发酵而成。 要求原材料短、细、鲜,含水量 70%左右,使用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基质按比例混合均匀堆好,上盖塑料薄膜沤制发酵 48 小时以上,方可接卵,其 间,过酸可用石灰调节,过碱可用稀盐酸调节。 每平方米养殖池面积倒入基质饲料 40克,放入蝇卵 20。 (3)家蝇幼虫饲料配方:麦麸 150 克、小米糠 50 克、奶粉 10 克、酵母粉 2 克、水 450 毫升,先将麦麸与小米糠混合,再用热水冲调奶粉倒入麦麸中,再以少量凉水拌和酵母粉,混入其中充分搅拌即可。 (二)人工饲养下的幼虫采收采收幼虫时,可利用幼虫的负趋光性,将幼虫从培养基质中分离出来,分离箱由筛网、暗箱、照明三部分组成,筛网一般用 8 目(用农副产品下脚料饲养则用更细)。 筛网上用强光灯。 分离箱一般长宽高各为 50 厘米。 分离时把混有大量幼虫的培养基质放在筛网上,打开光源,人工搅动培养基质,幼虫见光即下钻,不断重复,直至分离干净;最后用 16 目筛网振荡分离,即可达到干净。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