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蚕豆品种选用与高产栽培技术(三)内容摘要:

2、困难,农民创造了“板沟按豆”播种法。 这种方法是在水稻收获前或收获后,不进行翻耕而是在稻田土壤水分含量合适时,用绳拉镰刀划线分畦,然后将豆种平放上面,用拇指斜按入土,豆脐部稍向下倾斜。 豆子入土深度依土壤水分多少而定,水分多或地下水位高,蚕豆入土应较浅,与田面平即可,否则入土 45 厘米。 最好是将豆子按在稻茬旁边,这里土壤及水分条件较好。 为及时播种,也可在水稻收割前排水,在稻棵边按豆,水稻收割后开沟。 这种方法,开沟分畦很重要。 划线分畦时刀要切入土中 710 厘米,播种后,及时用锄头沿沟线将沟土挖成薄片放在畦面上,待一、二天易碎时,再用锄头碎细,盖在畦面上。 一般畦宽 米,沟宽 2024 厘米,深24 3、26 厘米,要各沟相通,能排能灌。 有条件的地区应用拖拉机和旋耕机整地,然后播种。 还有用锹打穴点播,这适于在十边地、果园、幼林地实行。 量由有效分枝数、每枝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构成。 基本苗不够,群体过小,不能夺得高产。 与高产群体结构最密切相关的是合理密度和密度的均匀分布,而密度的均匀又必须合理配置行距、株距和整枝定苗。 行株距:蚕豆行株距大小要依地区、土壤种类、地力好坏、施肥水平和品种的高度等来确定。 秋蚕豆分枝较多,若单种,行距可用 6085 厘米,株距为810 厘米,每米行长播 1012 粒。 春蚕豆分枝较少,行距为 4060 厘米,株距 68 厘米,每米行长播 1215 粒。 每亩株数:蚕豆上中下三 4、部分都有花荚分布。 播种密度要考虑中下部的光照。 播种量的多少依气候、水肥条件、品种等而定。 气温高、水肥条件好,大粒品种要适当稀播,反之要适当密播,在前一类情况下,株(每亩 810 公斤),后一类情况,每亩可到 株。 春蚕豆一般为大粒品种,植株高大,单种时每亩 株基本苗。 十一、蚕豆的种植方式蚕豆的田间管理技术与其它豆类的管理工作大同小异。 下面重点介绍它的种植方式。 即蚕豆怎样与其它作物轮作、间作、套种。 蚕豆因有根瘤菌固氮,可以培养地力,与其它作物轮作、间作、套种,可以一季丰收,全年增产。 各地轮、间、套种方式不同,但其目的和特点是每块地每年能种一季豆类作物,用地养地结合,能满足各种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 6、,要因地因作物而异,如蚕豆与小麦间作的行比有14,22,13,其中以 22 为好。 西北地区还有马铃薯间种蚕豆带状种植,即 6 行蚕豆,6 行马铃薯。 蚕豆与马铃薯之间有沟,每 2 行马铃薯之间有小沟,每 3 行蚕豆之间也有小沟。 玉米套种蚕豆带状种植为 3 行蚕豆、2 行玉米等方式。 十二、蚕豆的病害防治我国蚕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褐斑病和锈病。 蚕豆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蚕豆地区比较普通,危害较重。 这种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度、湿度和栽培条件有很大关系。 壮苗的染病轻于瘦弱苗;整枝的轻于未整枝的;轮作田的轻于重茬的。 说明改善栽培条件可以减轻这种病害。 目前还无抗病蚕豆品种。 在药剂上,主要用波尔多液和 25%多 7、菌灵 1500 倍液,于病害开始盛发时喷撤防治为好,每 710 天喷一次,一般喷两次即有较好效果,有的地方在蚕豆生育期内共喷 35 次。 用 森锌,代森锌石灰,草木灰代森锌亦有效果,每亩用粉锈灵有效成分 1520 克防治,效果可达80%。 蚕豆的又一种流行很广的主要病害,可以侵染蚕豆的茎、叶、荚和种子。 防治褐斑病的措施有:不自外地引入带病种子。 为保证种子不带病菌,可用福美双或苦仁乐生粉拌种,每 50 公斤种子拌药 斤,或在 70温水中浸种 2 分钟,也可以用 11000 升汞水浸种 1 小时。 在田间,注意通风和排水。 用 1%波尔多液喷洒,也可用克菌丹,二氯奈酮,50%福美双喷植株或处理种子。 在病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