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鹧鸪的饲养管理工作内容摘要:

2、;进行日光浴,受自然条件锻炼以增强适应性。 不论饲养哪一阶段和哪一用途的鹧鸪,鹧鸪舍应设有天花板,门窗开、闭自如,严防外逃。 严防猫、狗、野禽(兽)流窜到鹧鸪舍。 若饲养规模较大,管理经验丰富,在高度训练与调教的基础上,可以野外牧养,每亩灌木林地放养 100200 只,在大自然陶冶下自由采食、飞翔,既降低饲养成本,又增强抗病能力。 同时保持实足的野禽风味。 但应有天然屏障、围篱、天网等设置,防止逃脱。 育成前期仍维持很高的生长速度,食欲旺盛,采食量大,应根据其生长特点制定合理饲料配方。 每千克饲料代谢能应在 焦左右,粗蛋白质18%16%(逐渐降低蛋白含量),要保证对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需要,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促进其充分生长发育。 育成期每天每只喂料量 3035 克,日喂 34 次。 育成后期最好公母分群管理,以便对公鹧鸪提前施行光照刺激,使公母鹧鸪同步达到性成熟。 成前期每日施行光照 14 小时,不足部分每天早晚补充人工光照,光照强度尽量小些,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以,每平方米保持 瓦光照。 育成后期尽量缩短光照时间,每日光照恒定在 810 小时。 捉应在夜间熄灯后进行,用手电筒寻找要捕捉的鹧鸪。 白天捉鹧鸪易导致全群骚动不安,乱飞乱窜引起应激,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发病或死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