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内容摘要:
n- sn- 1=aT2(此结论经常被用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由 ①② 得: v = v 0 +12at =v 0 + v2 ③ t 时间的中间时刻t2的速度为: = v 0 + at2=v 0 + v2 ④ 由 ③④ 得: v = . 证明:设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 a,经过任意一点 A的速度为 v0,从 A点开始,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 T的位移分别是 s1和 s2,如图 2- 4- 2所示. 根据运动学公式: 图 242 s 1 = v 0 T + 12 aT 2 , s 2 = v 1 T + 12 aT 2 , v 1 = v 0 + aT 两个连续的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Δs= s2- s1= (v1- v0)T= aT2 因为 T是个恒量,小车的加速度也是个恒量,因此 Δs也是个恒量.即:只要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常数. 3 .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方和的一半的平方根,即 = v 0 2 + v t 22. 【 例 2】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 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在连续放下 n个小球以后,给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摄照片,如图 2- 4- 3所示,测得 AB= 15 cm, BC= 20 cm,试求: 图 243 (1)小球滚动的加速度; (2)拍摄时 B球的速度; (3)D与 C之间的距离; (4)A球上面正在滚动的球还有几个。 解析 :因为每隔 s放下一个相同的小球,所以斜面上任何相邻两球的运动时间差都相等,都是 s,这些小球所构成的运动情景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的物体运动的点迹相似,因此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处理数据. 令 T= s,由公式 Δs= aT2得 (1) 小球滚动的加速度 a =Δ sT 2 =BC - ABT 2 =20 - 15 2 cm/ s 2 = 500 cm/ s 2 = 5 m /s 2 ; (3)此时 C球的速度 vC= vB+ aT= (+ 5 ) m/s= m/s; 同理,此时 D球的速度 vD= vC+ aT= (+ 5 ) m/s= m/s; (2) 此时 B 球的速度 v B = v AC =AB + BC2 T=15 + 202 cm/ s = 175 cm/ s = m/s ; D 与 C 间的距离 s CD = v T =T v C + v D 2= + 2 m = m ; 答案 : (1)5 m/s2 (2) m/s (3) m (4)2个 (4) 由 v B =v A + v C2得,此时 A 球的速度 v A =2 v B - v C = (2 1 . 7 5 - 2 . 2 5 ) m / s = 1 . 2 5 m / s , 所以 A 已运动的时间 t A =v Aa=5 s = T ,因此在 A 球上方正在滚动的还有两个球. 题后反思 :本例为类纸带问题,认定类纸带问题,要看运动物体是否每隔相等时间留一个点迹,即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的运动时间都相等. 如图 2- 4- 4所示,光滑斜面 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 AB= BC= CD= DE,一物体由 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图 244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v B ∶ v C ∶ v D ∶ v E =1 ∶ 2 ∶ 3 ∶ 2 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t E = 2 t B = 2 t C =2 t D / 3 C.物体从 A运动到 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 = v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vB- vA= vC- vB= vD- vC= vE- vD 答案 : D 设 t= 0开始计时,以 T为时间单位,则 1. 1T末、 2T末、 3T末 …… 瞬时速度之比为 v1∶ v2∶ v3∶ …… = 1∶ 2∶ 3∶ …… 可由 v= aT,直接导出. 2.第一个 T内,第二个 T内,第三个 T内, ……第 n个 T内位移之比, sⅠ ∶ sⅡ ∶ sⅢ ∶ …… ∶ sn= 1∶ 3 ∶ 5…… ∶ (2n- 1)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可见 sⅠ ∶ sⅡ ∶ sⅢ ∶ …… ∶ sn = 1∶ 3∶ 5 ∶ …… ∶ (2n- 1), 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比等于连续奇数比. 3. 1T内、 2T内、 3T内 …… 位移之比 s1∶ s2∶ s3∶ …… = 12∶ 22∶ 32∶ …… 推证:由位移公式 s =12at2得 s Ⅰ =12aT2 s Ⅱ = s 2 - s 1 =12a (2 T )2-12aT2=32aT2 s Ⅲ = s 3 - s。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相关推荐
解析 : A选项中,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 g,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 B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 A、 B不对.选项 C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的概念 a= ,可知, Δv= gΔt,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选项 D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判定是正确的. 答案 : CD ΔvΔt
2、一般根据生殖孔的形状与肛门的距离。 方法是:一手抓住仔兔耳颈部,另一手的中指和食指夹住尾巴,用大拇指轻轻向兔头方向推压生殖孔。 如生殖孔呈尖叶状,下端裂缝延至接近肛门者为母兔;如生殖孔呈圆形或倒马蹄状即为公兔。 性成熟后的幼兔或青年兔很容易检查。 可通过公兔的阴茎、阴囊和母兔明显的外阴加以鉴别。 年龄鉴别为确切了解兔的年龄,只有查看档案记录。 在无据可查的情况下,可根据体表与外形大概估计
2、食指呈八字叉开,沿腹部前后轻轻地触摸。 如果能摸到花生米大小的柔软肉球、有弹性、能滑动,则表明已怀孕(硬球是粪球,注意区别)。 5、加强对怀孕母兔的营养怀孕中前期,适当增加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并多喂青绿多汁饲草。 到后期临产前一周左右减少能量饲料(颗粒精料),增加青绿饲料,可以减少难产的发生,二是增加泌乳量。 每天供足清洁饮水,到夏季重视防暑降温,冬季注意供给多汁饲料,如胡罗卜,大白菜等。
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洁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3)统一性:比较物体的运动时,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是运动的,但如果以车为参考系,则乘客是静止的 (如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