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井村中心小学学校管理制度规定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及时归档。 1召开教学会议,研究和 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表彰先进事迹,树立教师榜样。 1召开学生会和家长会,表彰优秀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第二节 教导处教研制度 为认真搞好教研组建设,促进整体优化特定如下制度: (一)会议制度 按规定每周二为语文、周三为技能科、周五为数学教研、科组活动时间,学科组长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坚持每两周一次活动,全学期 10次,每次活动事前准备充分,会议有记录,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课时。 语数教研办公时间为:周一、三下午第二节课后。 技能科教研办公时间为:周二、四下午第二节课后。 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承担教研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集体优化。 教导主任要准时到位,确实做到督促、检查、帮助和指导。 教研组全体成员应准时参加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的一切会议。 教师参加会议情况,作为教师考勤和业务考核的内容之一。 (二)教学计划制度 每学期第一周,教师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好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和落实教学工作计划的具体措施,班主任要拟定班务工作计划,少队辅导员制定出少队工作计划,并以书面形式交到学校教务处。 (三)备课制度 所有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书写教案(青年教师应写详案)。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研究教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总的目的要求和课时的重难点。 认真编写课时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等。 教学目的要具体明确,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处理,做到分散难点,突出重 点。 对重、难点及最基础的内容,要舍得花工夫去研究。 3 、 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状况,根据学科、教材内容特点,优选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原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备课要做到“四有”:即脑中有目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四备”:即被导言,备学生,背板书,备练习。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准备教具,写好教后总结或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案质量要好,既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又要发挥教师的教学特长和经验,不允许机械照搬教学参考资料,更不允许照抄他人教案敷衍了事。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围绕三维目标,充分讨论、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与要求,单元过关题目,考核要求,课 时安排(其中难点、习题、作业可根据学生不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每次集体备课后,由组长和中心发言人共同填表,妥善保存,待教导处检查。 集体备课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体备课水平。 按课时,按要求写出教案。 教案要规范,要求超过一周备课,每周教研、科组长审批本组教师教案,教导处负责人审批组长教案。 (四)课堂教学制度 教师应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上课铃响之 前,教师必须进入教室,组织学生静候上课,课堂上要认真组织教学,严 格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学习常规。 下课铃响,应及时下课,不得拖堂。 不上无准备的课,随时接受领导的随堂检查。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工作,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正面教育,耐心教育;严禁粗暴教育、棍棒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课堂上要多鼓励,少批评。 用普通话教学。 教学用语要简练、准确、生动易懂,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克服随意性,音量要适中。 教态要自然、亲切,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不浓妆艳抹,不穿奇装异服,不染指染发(不包括黑色),不穿背心、短裤、超短裙、拖鞋进教室;注意使用文明礼貌语言,不对学生摆架 子。 重视直观教学,积极而恰当地运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倡候课,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上课前关好手机,上课时不得离开教室,不得会客,严禁坐在椅子上讲课,不拖课,不做影响下节课的事(为保证教师按时下课,下午第一节课下即播放眼保健操曲,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后即播放歌曲,活跃学习气氛,消除学生疲劳。 ) 教学内容正确,不东拉西扯或随意插讲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板书要准确,内容体现课文的重难点,笔画要工整,字体要端正,注意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字, 要注意照顾学生的视力。 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落实三 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满堂罐,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 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挪上它课,不私自调课,技能科课一律按要求上足课时,课堂不得挤占他用。 要以教学参考书为依托,开展按主题活动为组织形式的活动课模式的研究,要按规定上好实验课,并做好实验记录。 (五)作 业的布置和批改制度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注意减轻学生负担。 严禁私自组织学生购买或订正练习材料、书籍。 作业布置要适当 ,严格按照云教发 [20xx]6 号文件执行,课内的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外的作业分量要适中,注意突出训练重点,尽量减轻学生负。 一、二年级 学生书面作业当堂完成,三、四年级学生每天全部学科课外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 30分钟,五年级不超过 45分钟,六年级不超过 60分钟。 作业内容要符合课标、教材的要求,难易要适当。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建议采用两套作业方法(学优生、学困生分开布置 ),做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注意指导学生作业的方法,严格要求。 教育学生作业要规范、整洁、清楚,尽量少用(或不用)涂改液,改写纸。 作业要按时独立完成。 要认真、及时地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讲评(作业应按时按量批改,记上当天的批改符号),对后进生要特别重视面批, 批改要达到促进学生提高的目的。 加强作业讲评。 设立“作业批改笔录”,随时登记作业中的优缺点,及时讲评、指导、更正。 作业用纸规格、样式要统一规范,作业行款、格式也要规范。 统一作业用笔。 低、中年级一律用铅笔;高年级语文科统一用蓝色圆珠笔或碳素笔,数学统一用同一色的钢笔。 批改作业统一使用红色钢笔或圆珠笔。 批改作业符号要注意规范。 (六)辅导制度 要鼓励、启发学生多提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要耐心指导和帮助,不可厌烦、指责、讽刺、挖苦。 要运用多种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反馈,查缺补漏。 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注意培养优等生,也要注意关照中等生, 更要注意扶持后进生。 拟定转化后进生目标,特别注意关爱后进生,对后进生做到“三优生”:课堂提问优先,课堂板演优先,作业批改 优先。 辅导时要有全面观点,注意照顾其他学科。 辅导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辅导方式应以小型、个别为主,注意加强学法指导。 课余、晚上、节假日严禁私自组织学生搞有偿补习。 开展“兴趣小组”培训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合格”的基础上鼓励“优秀”,在“规范”的前提下鼓励“拔 尖”,在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发展个性。 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努力为学校争荣誉。 (七)考试制度 语文、数学不可进行频繁的考试,不再进行单元考试,单元只能进行测验,以了解学生单元知识掌握 情况。 语文、数学只进行期中、期末考试。 技能科只测验,不考试。 严格考试纪律,监考时要做到严中有爱(严而有格,爱要得体),把作弊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考试时不做影响学生情绪的事。 卷面采用百分制,登记成绩则采用等级制,即分优、良、及格、待及格四个等级。 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及时评改试卷,并及时上好试卷讲评课。 评卷后,试卷要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签名,以便让家长及时了解在校的学习情况。 考试不可排名次,不可只以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优劣。 (八)质量分析制度 每位任课教师每个月月底交一份 切合实际的教学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语文、数学老师应在期中、期末做好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强调找出质量好和差的原因,及时讲评,并从成绩中找经验, 从存在的问题中找薄弱环节,以便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九)学籍管理制度 班主任应按时如实填写好学籍卡、义务教育卡、健康卡、体育达标卡、在校生花名册、家访簿、学生点名簿、好人好事记载簿以及各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等,并按规定的时间上缴保存。 填写各册、卡、表要注意书写工整,不潦草。 填写要完整,不懂的要问,不可因不懂如何填写而空着,更不可弄虚作假 ,敷衍了事。 (十)工作总结制度 每学期结束后,都要对照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书面总结,列出专题撰写论文。 教师的经验总结或论文,列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 (十一)教学检查制度 检查的主要形式是听课。 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 平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了解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处理,提优辅差,业务进修等方面的情况。 经常了解学生家长对教学的反映。 任课教师要按时交教学笔记,会议记录,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记录,班主任要按时交安全教育记录 ,家访记录。 经检查若发现未完成的,将在会议上通报批评,并上报乡中心学校。 教师要按照教务处编排的课表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有病、有事要先请假、做好安排。 教师旷课应作为 责任事故论处。 要按时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以及有关的会议,如因故不能参加,必须事先请假。 师出勤情况,按月统计,学期结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十二)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组对于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教学常规建设、课外活动、教师的进修学习、公开观摩、互相听课等方面在教学工作计划中要做出具体安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教研 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要进行考勤。 教师要按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主动承担教研组布置的教学科研任务。 (十三)听课制度 教师互相听课,全学期 10节以上。 教导处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20节以上,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15节。 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项目齐全,听课后要及时评课 ,并与教师交换意见,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各任课教师要参加教研、科组和教导处组织的各类型听课活动。 第 六 章 教学常规考核制度 为了体现“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 ”的办学指导思想,要使全体教师明确在教学中进行“常规考核”是对每位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和肯定。 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为此特制《教师教学业 务考核》。 常规考核共有八项,共计 100分。 教师理论学习: 5 分 教案: 5 分 课堂教学: 30分 作业: 7 分 辅导: 3 分 教学成绩: 30分 课外活动: 5 分 教科研: 15分 (以上八项考核附有详细的考核评分表) 一、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考核要求 对教案的要 求 ,按“教规”规定 进行考核。 好的教案,要具备以下项目,差的方面,要酌情扣分。 目标明确:三维目标渗透详细,做到明确具体。 进度适时:有案上课、超周备课。 创新实用:开发新颖备课形式,有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作业,要经过筛选,严禁题海或惩罚性作业。 小结客观;得失明确、改进及时。 板书精美:字迹工整、重点突出。 二、对任课教师讲课的考核要求 课堂教学要求: ⑴对于学生的要求: 50分 全员性: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 自主性:主动参 与积极探究。 灵活性:掌握学法、灵活运用。 创新性:善于分析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乐于解决问题。 合作性:能合作学习,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⑵ 对于教师的要求: 50分 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共同发展;提倡个性化学习,发展性评价。 教学目标:激发情感,注重德育渗透,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过程,引导方法探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注重与实践结合。 ⑶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充分,正确把握教材,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