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貂脓疱病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2、外,身体其它部位未见有脓疱发生;母貂有拖曳仔貂舔仔貂肛门的习性;同时在治疗后发现,当把发病仔貂放到健康仔貂窝内时,健康的仔貂并不发病,当把健康的仔貂放进污染的窝内时,则引起健康仔貂的发病。 因此,我们判定本病可能由于母貂带菌和它的这种习性而损伤了仔貂的皮肤引起了细菌的感染。 在治疗时,曾发现有患化脓性扁桃体和化脓性乳房炎的母貂。 本病可能与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3 防治31 原则本病据仔貂的发病日龄和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因此,在生产中要及时发现,迅速移出,综合防治。 32 治疗先用消毒针头将脓疱挑破,排净脓汁,用消毒棉棒拭净或用双氧水洗涤,然后涂布青霉素粉少许,每天 2 次,连用 34 天。 处理 3、完毕的仔貂放回原窝或代养。 病情严重的仔貂用青霉素、复合 剂或片剂)治疗;用牛奶和 20葡萄糖混匀后,供仔貂经口滴用,每天 34 次,连用 34 天。 仔貂必须找保姆貂代养。 由于此病的发生与母貂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治疗仔貂的同时,必须对母貂同时用青、链霉素或庆大、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措施产前母貂的小室必须严格、彻底地消毒。 垫草要清洁、柔软,以免扎破仔貂的皮肤及母貂的乳房而引起感染。 处理完毕的仔貂,严禁沾上异味,以免母貂弃仔甚至食仔,造成防治失败。 4 效果我场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仔貂的发病率由原来的 2下降到012%;病死率由历来的 873下降到 167,已很好地控制了该病。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