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好春蚕内容摘要:

2、效条 ,平均每株春叶量为 斤,按春蚕 斤芽叶产 斤蚕茧计算,可饲养 1春蚕,亩产茧 50公斤左右。 每米条长产叶量应根据桑树长势、春季桑树培管、气温高低、不同桑品种等因素灵活掌握,桑树长势好、春肥足、春季气温高、桑树发芽早、节间密的桑树,每米条长产叶量偏高,反之则偏低。 因此,必须加强桑田春季肥培管理,努力提高春叶产量,确保春蚕饱食上山。 (2)严格消毒防病春蚕期虽然气候好,病原少,叶质优,但忽视蚕室蚕具消毒,春蚕后期也会发生蚕病。 养蚕前的消毒要按照“一扫、二铲、三浸、四洗、五晒、六消”的顺序,即蚕室内外彻底打扫,清除所有污物;室内铲土(水泥地用清水反复清洗),填换新土将所有蚕具放入河水里浸泡半天, 3、利于清洗;蚕具正反面彻底洗涤,洗净蚕粪、死蚕、浮丝、污迹等;洗干净的蚕具经曝晒,然后针对早年蚕儿发病情况,选用有关药剂进行消毒。 药物浓度要配得准,配得匀,消毒要全面。 养蚕期间,喂蚕前和除沙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换鞋入室,蚕座内勤撒新鲜石灰粉,及时淘汰病、弱蚕,防止蚕儿混育感染发病。 (3)精心饲养小蚕“养好小蚕七成收”,应根据小蚕对温湿度和叶质要求较高,抗病力弱,以及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差的弱点,饲养应特别精细。 1、保持目的温湿度。 小蚕单位体重体表面积大,水分容易散发,体温容易降低,因此,小蚕喜欢高温多湿,12 龄温度应达 265干湿差 右;3龄 26干湿差 右,须防止温湿度急变。 炕床保温保湿性能好, 4、应提倡炕床共育小蚕。 2、严防小蚕中毒。 小蚕遇有毒性气体容易发生中毒,尤其使用煤球炉加温,因煤球燃烧时散发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使蚕因呼吸中毒死亡,在 1龄眠中因蚕不食桑,饲养员往往离开蚕室,极易使蚕中毒死亡,因此,使用煤球加温应注重通风换气,排除有毒气体,防止蚕儿中毒死亡。 3、精选良叶。 小蚕在单位时间内生长发育快,体重增长迅速,必须精选优良桑叶喂小蚕。 小蚕用叶应选择营养丰富,叶质新鲜,成熟度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桑叶,做到不吃老叶、泥叶和虫口叶。 选叶标准:1 龄叶色黄中带绿,2 龄绿中带黄,3 龄吃“三眼叶”,即止芯芽叶。 要求 12 龄每根枝条只选采一片叶,同时掌握“眠、起两头嫩”的原则 6、到快采、松装、快运,以防桑叶发热变质。 桑叶应存放在阴凉的室内,贮桑时间宜短,做到当天采、当天吃,不吃过宿叶。 桑叶愈新鲜,营养价值愈高,蚕体发育健壮,产茧量高。 2、计划用桑。 5 龄期食桑量占全龄期的 85%左右,须实行计划用桑,定量喂叶,防止“前吃后空”,并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气温高,龄期缩短,蚕儿食桑快,喂叶量适当增加,反之应适当减少喂叶量。 4 龄期及 5 龄初期先吃三眼叶,后吃新梢叶,有利桑叶增产和提高采叶速度。 3、通风换气。 5 龄期因食桑量大,蚕座多湿,蚕儿呼吸旺盛,有碍蚕儿生理卫生,须做好通风排湿,及时除沙,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4、适当稀放。 5 龄期每张蚕种最大蚕座面积应达 28 平方米,如蚕室蚕具不足,应搞地蚕育、屋外棚架育或土炕育。 (5)提高蚕茧品质使用方格簇能提高上茧率和出丝率,茧色洁白,解舒良好,上簇后应开门开窗,排除湿气,防止接触不良气体。 上蔟后 67 天化蛹后才可采茧出售。 做到分批上蔟,分批采茧,不采毛脚茧和嫩蛹茧,采下的茧要分类,防止烂茧污染好茧。 茧要薄铺在蚕匾内,切忌堆压。 售茧时不能用塑料袋装茧,严防蒸热,否则蚕蛹出血,导致上茧变为内印茧,降低茧质和茧价。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