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内容摘要:

2、%,但必需氨基酸要保持平衡。 此外要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开始限饲的第一周,饲料改变要逐渐过渡,以免造成大的应激。 制饲养的时间限制饲养的时间和限制的程度主要依鹧鸪的体重而定,一般从 12 周龄开始至 29周龄止。 制饲养时的注意事项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生长发育不良、体质瘦弱的鹧鸪,将其取出停止限制饲养。 取样称重要有代表性,不要只称一笼,而且每次称重的时间要相同。 育成期鹧鸪若发生疾病或受到强的应激时要停止限制饲养,大小分开饲养。 随着鹧鸪不断长大,要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待其恢复后再继续限饲。 2 育成期管理 当分群逐渐减小饲养密度,强弱分群,保证鹧鸪有适当的活动场地,减少发生互啄、互斗的现象,促使生长 3、发育一致。 体质增强。 笼养鹧鸪育成期适当的饲养密度是 11龄每平方米 35只至 40 只,18 至 24 周龄为 25 只至 35 只,25 至 29 周龄为 20 只至 30 只。 不符合留作种用的鹧鸪以外,在育成期还应经常注意观察,把不健康的、不能留作种用的及时淘汰处理。 开产之前再进行一次淘汰,将发育不良、畸形、第二性征表现太差、太过早熟、产小蛋的鹧鸪淘汰。 时转入产蛋舍育成鹧鸪在临开产经过淘汰整理之后,应及时转移到产蛋舍,使鹧鸪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和熟悉新的环境,不能在产蛋开始后才进行转移。 原则上在产蛋前 2将鹧鸪转入产蛋舍,同时准备好产蛋期的饲养工作。 持做好卫生防疫消毒工作防疫工作是保证鹧鸪培育成功的重要措施。 要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开产之前要做好新城疫疫苗、传染性鼻炎疫苗、支原体疫苗等疫苗的防疫注射工作。 照管理光照与鹧鸪的采食、饮水、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光照管理的原则是在保证鹧鸪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达到适时开产的目的。 光照的颜色以红色和白色为好。 集约化室内饲养后备鹧鸪控制光照的原则如下:采用遮光法。 其做法是在每天下午下班时,用遮光布挡住门窗,晚上不要开灯;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把遮光布收起。 采用自然光照。 这种方法适用于秋分至冬至开始育雏的鹧鸪群。 光照的强度不宜太强,以免造成啄癖,也不可直射到鹧鸪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