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难产及其防治内容摘要:
2、这种过熟的卵子和卵胶膜浓缩成团,不能分散,难以产出,即使产出后卵团不易吸水膨大,很难受精。 于林蛙子宫疾病造成难产现象发生或是林蛙感染其它疾病,如林蛙出现红腿病、出血症等可使林蛙难产。 达到性成熟的二龄林蛙发生难产的比率多,三、四龄的林蛙难产率较低。 选择种蛙时,要选择 34 龄、体为黑褐色、健康、个体大的做种蛙,这样能减少雌蛙难产发生。 产卵期注意调节好产卵池的水深与水温,水深 520温保持在811,有利于种蛙产卵。 产卵后期(4 月中下旬)给雌、雄蛙注射催产剂,每公斤体重注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00g,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005000蛙剂量减半。 注射方法:将蛙捕住,成 45进针,深约 催产剂注射到大腿肌肉内,注射 23 天后即可产卵。 注射催产剂的林蛙难产程度减轻,对本病有明显地防治效果。 蛙产卵期间应注意看护,防止林蛙天敌的危害谢绝外人参观,避免给产卵的林蛙造成惊扰,影响产卵。 专利查询。中国林蛙难产及其防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