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建工路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三) 架空线路 、铜线截面不 小 于 10mm2,铝线截面不小于 16mm2,工作零线 ( N),保护 零线 ( PE) 截面不小于相线的 1/2。 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铜线截面不小于 16mm2。 铝线截面不小于 25 mm2,不得有接头。 (四) 电缆线路采用埋地或架空,并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深度。 架空线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施工现场 米,机动车道 ,铁路轨道。 (五) 配电箱应设 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开关箱→设备。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得大于 30m。 开关箱与固定设备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m, 开关箱严禁控制 2 台以 上 用电设备 (含插座) ;配电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 — ;固定配电箱中心点距地高度 — ,移动式配电箱中心点距地高度 — 为宜。 (六) 配电箱的闸具设置。 总配电箱 应设 总漏保( RCD)开关箱应 设 末级漏保( RCD)。 总箱 应 设:总隔离开关 ( DK) → 总断路器 ( RD) → 总漏保 ( RCD) →分路隔离开关 ( DK) →分路断路器或熔断器 ( RD) →分箱。 当所设总漏电保护 器是 同时 具备 短路 、 过载 、 漏电 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 同时 具备 短路 、 过载 、 漏 电 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如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 分断点 的断路器,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分箱 应 设:总隔离开关 ( DK) →总短路器 ( RD) →分路隔离开关 ( DK)→ 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 RD) → 开关箱。 开关 箱 应 设:隔离开关 ( DK) →断路器或熔断器 ( RD) →漏保 ( RCD)→用电设备。 当漏电保护器是 同时 具有 短路、过载、漏电 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断路器或熔断器。 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并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 当断路器是具有可见分断点时,可 不另设隔离开关。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 ,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应采用防溅型产品。 ≤ 15mA≤ . (七) 照明,隧道、高温、 有导电灰尘 比较潮湿或灯具 距 离地面高度低于 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 36V;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 24V;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12V。 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 器。 (八)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 PE线连接; 室外 220V 灯具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3m,室内 220V 灯具距地高度不得小于 ;拉线开关距地 2— 3m,其他开关。 第二十 八 条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 20xx 与之相关的规 定。 (一) 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行政主管部门颁 发 的操作证,方可持证上岗。 学员应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 在 作业 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应夹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临 边 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安全帽 等防护用品。 (三) 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及操作范围。 (四) 机械设备上的各种安全防护、保护限位 、制动、刹车 装置及 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 全有效,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 安全防护、保护、制动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五) 变配电所、乙炔站、氧气站、空气压缩机房、发电 机 房、锅炉房等易于发生危险的场所,应在危险区域或界限处设置围栅和警告标志,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 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等重要作业区域应设立警告标志及采取现场安全措施,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六) 在机械设备产生对人身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残渣、放射线、振动、噪声等场所,必须 配备 相应的安全保护设备 及用品 和三废处理装置;在隧道、深井基础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使 有害物限制在规定的 限 值 内。 (七) 起重吊装机械设备作业要求: 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与操作人员密 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农垦建工路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