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的疾病与防止-大肠杆菌病(黏液性肠炎)内容摘要:
2、鼠粪样干便;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泽,拒食,体重减轻,消瘦,有时腹部膨胀;病兔四肢发冷,磨牙,有的有流涎现象;多于一周内死亡。 剖检后病变主要在消化道。 胃扩张,充满气体和液体,胃黏膜附着黏稠的黏液;十二指肠充满气体和染有胆汁的液体;空肠扩张且充满半透明胶样液体;回肠内常有两头尖、细长的粪球,外面包有黏液或白色胶冻样分泌物;结肠扩张,有透明胶样黏液;盲肠内容物呈水样并有少量气体;直肠空虚或充满黏胶液;结肠、盲肠的浆膜和黏膜充血或有出血点(斑);胆囊扩张,黏膜水肿。 诊断根据病兔腹部膨胀,剧烈腹泻,排淡黄色水样粪便,内含黏胶状液和两头尖的干粪球,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可作出初步诊断。 必要时可进行细 3、菌学诊断。 防治无病兔场,仔兔断奶前后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时定量喂给清洁易消化的饲料,改换饲料应逐步过渡,使肠道有益菌有一个适应过程。 发现病兔应立即隔离、观察、治疗。 兔舍、兔笼、用具用石灰水消毒。 治疗可采用下列方剂:千克体重 1 万单位,每天 1 次,连续 2 天。 口服痢特灵,每千克体重 21 毫克,每天 1 次,连服 5 天。 氟哌酸 2 克加 3 千克饲料,混匀,饲喂 2 天。 胃药物。 大黄苏打片,幼兔 2 克,成年兔 35 克,鞣酸蛋白 26克,酵母片 22 克,每天 1 次,连服 3 天。 千克体重 20 毫克,或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 20毫升(含 1 万单位 3 毫升),每天 1 次。 专利查询。兔的疾病与防止-大肠杆菌病(黏液性肠炎)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兔病流行特征及防御对策
2、些病原的毒力增强,即使经过免疫的兔群也常发病,给疾病诊断、免疫和防制造成较大困难。 3 呼吸道疾病危害严重规模化兔场增多、饲养密度加大,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良机。 近年来,规模化兔场普遍存在呼吸道传染病,且各种日龄的兔群都可发病,发病率为 30%50%,死亡率 5%30%。 4 消化道疾病频发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草饲料发霉变质,兔舍卫生差,消毒不彻底,通风换气不良,环境污染严重
20xx春人教版音乐二下第三单元老牛和小羊ppt课件1
2 1 66 5 咩咩 叫 哞哞 叫 哞哞 叫 . . . 66 5 . . . 《 老牛和小羊。
兔传染病防治技术 兔葡萄球菌病
2、现为下列几型。 (1)转移性脓毒败血症:在患兔的头、颈、腹、背、腿等皮下或肌肉形成一个或几个脓肿,脓肿由豌豆大至鸡蛋大。 一般皮下脓肿,患兔精神食欲不受影响。 但当内脏器官形成脓肿,常引起器官功能障碍。 皮下脓肿多在 12 月内自行破溃,流出浓稠、乳白色、酪状或油乳样脓汁,沾污并刺激皮肤,引起家兔的搔痒而损伤皮肤,引起再感染,或随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转移到其他部位形成脓肿或导致脓毒败血症
兔场免疫及预防用药程序表
2、皮下或肌肉注射 1 毫升,7 天后产生免疫力,每年注射 2 次。 1 月龄内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2030 日龄仔兔,每只皮下注射 1 毫升,30日龄后,每只皮下注射 2 毫升,7 天后产生免疫力,成年兔每年注射 2 次。 12 巴氏杆菌病、兔瘟:断奶后,每只皮下注射 1 毫升,7 天后产生免疫力,成年兔每年注射 2 次,每次 2 毫升。 12 魏氏梭菌病兔瘟:断奶后,每只皮下注射魏瘟二联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