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不同生长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速生长、健康发育的需要。 为此,要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搞好通风换气,3 周内可打开天窗换气,此后可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前窗换气,绝对禁止冷风直接吹到雏鸪身上。 室内环境消毒和器具卫生对雏鸪成活率的提高影响很大,为此,每天要清洗水槽 2,每次上料前必须将料槽中的余料清理干净,水槽、料槽每 2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 1 次;室内的粪便要及时进行清除,每周应消毒 2 次。 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鹧鸪的此,要配备科学的光照管理。 对种鸪来讲,0 24 小时光照,强度为 15,l 周后采用 16 小时光照,强度 5 勒,此时光照太强,很容易导致鹧鸪啄癖的发生,所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后则 3、应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自然光照止。 肉鹧鸪从第 2 周可采用每日 20 小时光照,强度 5 勒,适时调整舍内饲养密度鹧鸪在育雏期内,其舍内饲养密度应当根据生长阶段、环境温度、育雏方式等来确定。 密度过大会限制其活动范围,易于发生啄斗或挤压,从而会影响生长发育及鹧鸪成活率,若过小则会降低房舍、器具及人工利用率,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其参考密度为:1龄 80 只平方米;11龄 50 只平方米;31龄 5 只平方米。 适时开食与饮水鹧鸪出壳 24 小时内必须给予清洁的温水,时给水,大部分雏鸪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将开食料撒于饵料板或报纸上诱食,食料要求柔软,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可用玉米面加鸡蛋,也可用配合饲料。 5、条件可采取网上平养。 地面散养,应外设与室内相同面积网室运动场。 在该种饲养方式下饲养条件要求。 密度7龄 30 只平方米,11龄 15 只平方米。 光照要求育成期每天应给予 14 小时光照,强度为 5。 修喙修喙在 10 周龄前后进行,应在晚上实施修喙。 其方法是用家禽用的断喙器,上喙切 1/3,下喙切 1/4,两边用剪刀修齐。 饲喂方法种鸪使用配合饲料,每日饲喂 3,每日喂料量 30。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每 2 周要抽测 5%体体重,若发现均匀度不整齐,应当采取及时分群,对弱鸪应加强饲养管理,其备留作种用的鹧鸪,应根据抽测结果,若超过标准体重,即考虑限止饲喂,以免过肥而影响将来的产蛋性能。 周龄 195 6、,8 周龄 240,10 周龄310,12 周龄 380,14 周龄 490,16 周龄 600。 疫病防治鹧鸪的免疫主要采用新城疫免疫,其免疫程序是:7龄,新城疫 滴鼻点眼1/2 剂量灭活油苗颈部皮下注射,25龄,新城疫 滴鼻点眼十 1 剂量灭活油苗颈部皮下注射,80 日龄视 价可补注 I 系苗 1 次。 鹧鸪的疾病防治前期主要预防球虫病及慢性呼吸道病,后期主要预防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要重视预防盲肠肝炎(黑头病)。 (3)成年种鸪的饲养管理鹧鸪饲养至 28 周龄,应当进行第 2 次个体选择,然后按 1:3 的比例进行组群,实行分笼饲养。 在此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是:饲喂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加上精心科学 7、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安静稳定的生存生活环境。 饲料与饲喂要求种鸪选择完毕后,应当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适当提高产蛋鸪配合料营养水平,粗蛋白质 粗纤维 钙 磷 另外,产蛋鸪饲料品种不能多变,而且质量要有保证,禁止喂发霉变质饲料。 同时要求饲喂程序不宜随意变动,喂料数量及配合料营养水平可随产蛋量上升适当增加,但其变化应当是能突然改变。 温、湿度控制鹧鸪产蛋期的适宜温度为 氏度,理想温度为 16氏度,温度适宜可促进种鸪的食欲,维持良好的活动性,产蛋量高,受精率高。 产蛋期的鹧鸪相对湿度要求也不能忽视,要求的最佳范围为 50%光照要求在鹧鸪产蛋期内,绝对不能缩短光照时间,但增加光照必须逐渐进行,不宜突然改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