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蟥病(疥癣病)内容摘要:

2、染媒介。 秋冬阴雨潮湿、拥挤更易蔓延。 3临床症状兔螨多寄生在耳部、头部、腿部、背部及全身。 由于疥螨虫在兔皮下挖掘隧道,痒螨刺入皮下,两者都破坏表皮,分泌毒素,致使皮肤红肿、起泡、渗出、结痂、脱毛、皮肤龟裂等,并由于奇痒擦破皮肤感染,以致皮肤炎症,痂皮下化脓,更可引起代谢紊乱,消瘦而死亡。 疥螨寄生在头部和掌部短毛处,一般先出现在鼻端和腿部而蔓延至全身,因奇痒用爪搔痒,致使皮肤破损发炎,形成小泡,渗出,结痂并脱毛,唇部发硬影响采食,最后衰竭死亡。 有的病兔四肢及皮肤增厚,积有灰白色颗粒状物,爪长而干燥,致使跛行,奇痒难忍,严重影响采食,使身体虚弱消瘦,严重可引起死亡,俗称“干爪病”。 痒螨主寄生在兔的耳 3、部,先耳根开始发病,以后蔓延至外耳道,引起炎症、渗出、脱毛、结痂,严重者塞满耳道,耳下垂奇痒难忍、摇头、不安、消瘦,有时引起死亡。 4诊断据症状不难诊断。 用刀除去痂皮,在患、健交界部取鳞屑、毛根,放于载玻皮上,滴加 50%甘油水溶液,在低倍镜下查到虫体或卵,或放在黑纸片上,在阳光下用放大镜检查虫体。 5防治(1)预防:兔舍干燥向阳。 引兔时注意检查,确认无本病方可引进。 对兔舍笼具经常用 2%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洒。 发病兔立即隔离,对兔舍运动场经常进行消毒。 (2)治疗:首先将患部的结痂用肥皂水或 2%来苏儿清洗,再用清水冲干净,剪去患部及邻近健部的被毛再进行涂药。 杀螨(二甲丙烯酸酯)溶液涂擦患部,用药 2 次,1 周后重复 1 次。 1%敌百虫柴油溶液涂擦患部,每天 1 次连用 2 天,7 天后重复 1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