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仔鹿白痢内容摘要:

2、。 本病经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2 临床症状鹿群突然发病,发病的全部是幼鹿,病鹿精神沉郁,厌食,甚至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呆立,有的卧地下痢呈白色、恶臭,水样含气泡、带黏液和血液体温升高 3941,呼吸急促而困难,随后,体温下降到 37以下,脱水中毒而死亡。 3 剖检病变剖检 3 只死鹿,尸僵良好,肛门周围被稀血便污染。 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点状出血心冠和心外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表面有大量出血前胃积食、膨胀,真胃黏膜有出血点,肠系膜水肿,大肠和小肠均暗红、充血,肠内容物发红,直肠充血严重腹水增多,呈橘红色,有恶臭味。 全身淋巴结均肿大,尤以肠系膜淋巴结为甚,外观黑紫色,切 3、面多汁。 4 色、镜检无菌采取病死鹿的心、肺、肝等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无荚膜的小杆菌。 养取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血液琼脂平板,37培养 24 小时,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表面湿润的菌落血液琼脂平板生长出透明、浅灰色、光滑的菌落,周围见溶血环挑取上述疑似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37培养 24 小时,生长的菌落呈粉红色。 敏试验为了及时准确地治疗该病,挑取生长典型的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用多种抗菌药纸片做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该菌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磺胺脒、恩诺沙星最敏感,对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痢特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