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五大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术网络,小蚕共育户的蚕桑技术指导,改原来由县里蚕桑主管部门派流动技术员为在村里培养固定技术员,有利于技术辅导,更有利于具体操作。 网络运作方式。 小蚕共育户分蚕到大蚕户后仍要负责大蚕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大蚕户的蚕茧产量、质量与共育户挂勾,张种平均产量定出一个双方同意接受的可信数量,可按全额收取共育费,如在实施中未能达到规定的产量、质量时,可按未达到的比例适当扣除部分共育费。 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的可全额扣除共育费并取消共育资格,超过规定产量、质量的,按超过比例分别给予奖励。 桑立体育重点适宜于杂交桑区推广,根据杂交桑的生长特点,首先选定不同桑园按 45 天一个周期进行伐条,用条桑直接喂养大蚕。 经过伐条的桑园 3、立即进行培肥管理,以利多次伐条。 条桑立体育,一是可以打破桑树生长平衡,一年可达到 34 次生长高峰,亩桑产叶可提高 30%左右二是可以克服大蚕地面(蚕台)育通风透气差、易发病等缺点三是有利于蚕儿食下桑中小叶脉,提高食下率和消化率四是可以互相搭架,有利蚕粪落人底层,避免上层桑叶污染,减少病原感染五是可以解决大蚕采叶难,每张蚕种采叶可节省 23 个工作日。 蚕农推广使用地面或蚕台饲养大蚕不但可大量节省蚕匾养蚕的喂叶、除沙等操作工时,而且可节省添置蚕具的资金,减少蚕体受伤机会。 投资比较合算。 使用地面育在房屋条件较宽敞的农户不需要增加添置蚕具,房屋偏紧的蚕农可使用蚕台,每平方米蚕台投资 5 元左右,其效 4、果一样。 省时、省力较明显。 实行地面或蚕台育后,五龄期张种给桑时间每天仅 原饲养技术省时 1/3,同时减少蚕儿受创伤机会和发病机会,起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大棚的构建方法。 选取靠近桑园,地势较高地方搭棚,据实践表明 4 亩桑园需建 70 平方米的大棚,要求棚长 14 米、宽 5 米,上面设置荫棚,简易大棚可用竹、木搭建,70 平方米大棚每次可养大蚕 2 张。 入棚时间及要求。 小蚕共育分蚕给大蚕户后,大蚕户让蚕儿在房间内眠起,4 龄饷食后可直接进棚饲养,也可在 5 龄饷食后下地。 要求做好防鸟、防鼠工作,并根据天气的变化搞好保温和降温工作。 一般夏蚕、早秋蚕白天打开大棚两头进行通风,晚上可掀开棚布降温春蚕、晚秋蚕白天可适当打开棚布升温,晚上密闭保温。 专利查询。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