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 经济法基础 汇总笔记内容摘要:
初级会计 经济法基础 汇总笔记 12012 年经济法相关知识重点汇集第一部分 总论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法律行为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仲裁(书面形式订立) 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 1 人,副主任 2、委员 7,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 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 名仲裁员或 3 名仲裁员组成,3 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 ;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 ;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 、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 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 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 年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 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最长(实际发生日) :20 年 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 6 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 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 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不适用行政复议范围:不服行政机关的抽象行为(制定、发布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可进行申诉,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调解或其他处理,可以提起诉讼,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当事人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规定除外) ,申请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法律规定的除外)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仲裁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2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不予受理:国防、外交;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罚、任免;法律规定的行政行为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发明专利权案件、海关处理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对限制人身自由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3 个月内提出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 7 日内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回避制度的适用对象不包括证人 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3 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10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 2 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经济法主体承担民事责任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刑罚:主刑、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数刑的最重刑期以上、总和刑期以下,酌情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3 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20 年第二部分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 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年满 16 周岁(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除外)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以每人 5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处以罚款,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 个月不满 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2 倍工资并补订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1 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 1 个月的次日至满 1 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2 倍工资并视为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补订合同 订立无固定合同情形: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合同,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年;连续订立 2 次(次数应当自 2008 年 1 月 1 日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时算起)固定期限合同且无以下情形的,续订合同: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影响;欺诈、威迫手段订立合同致使合同无效;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伤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其他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的效力 对合同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40 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每天不超过 8 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 40 小时,每周至少休息 1 天 因生产经营需要,协商后可延长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 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延长的,每日不得超过 3 小时,每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不享受当年年休假情形: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职工请事假累计 20 天以上且单位不扣工资的;累计工作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2 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3 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 20 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4 个月以上的 劳动报酬:加班加点按 100%计算、休息日按 200%计算、节假日按 300%计算(若遇上节假日恰逢是休息日的,安排加班的,按休息日的加班工资来计算) 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延长时间的:计件单价的按3150%、200%、300%计算 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按 50%以上 100%以下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因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按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的,可从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合同试用期:3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1个月1 年以上不满 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个月3 年以上固定期和无固定期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 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合同约定工资的 80%,并不得低于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 日通知单位,可解除合同 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2 年 医疗期期间:实际工作年限 10 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5 年以下的为 3 个月;5年以上的为 6 个月实际工作年限 10 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 年以下的为 6 个月;5年以下 10 年以下的为 9 个月;10 年以上 15 年以下的为 12 个月;15 年以上 20 年以下的为 18 个月;20 年以上的为 24 个月 医疗期计算方法:医疗期 3 个月的按 6 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6 个月的按 12 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9 个月的按 15 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2 个月的按 18 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8 个月的按 24 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24 个月的按 30 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注意:病休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 医疗期待遇:病假工资或治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 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 1 年支付 1 个月;6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按 1 年计算支付 1 个月;不满 6 个月半个月)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倍的,支付 3 倍的数额,年限最高不超过 12 年:经济补偿金= 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 12 年)×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 倍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资格:曾任审判员;从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工会等专业满 5 年;律师执业满 3 年 劳动争议申请的仲裁时效期间为 1。初级会计 经济法基础 汇总笔记
相关推荐
字,开展反三违活动,发现三违现象立即制止,正班长主抓本班的安全工作,副班长主抓本班的生产工作。 支柱不得打在浮煤上,底板松软时必须穿“木鞋”;底板硬而光滑时,应掏柱窝。 支架迎山有力,迎 山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采面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液压枪管子必须随用随挂,不得乱扔乱放。 坚持二次注液,保证支柱初撑力符合要求,采面倾角超过 25176。 时,必须坚持使用防倒链。 采面放炮前
王利明:有,很有启发。 刘克亚: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第二套 DVD,我在里面讲了很多营销 的案例,其实我的营销策略和概念用在任何的行业都是一样 的。 我当时的想法是在第二届向全行业开放,这一届主要是 对培训师,但是有很多、很多人都要求加入,所以我说开放 10个名额,这样让不同行业有一个互动。 这一次我们面对其它的一些行业,有做有机农业的、有做 保健的„„各种各样的行业,好像你是做外贸的。 王利明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附注 本年度 上年度 收入 利息收入 其中:存款利息收入 债券利息收入 资产支持证券利息收入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入 投资收益 其中:股票投资收益 债券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收益 权证投资收益 股利收益 基金红利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20xx 年年度报告 10 其他收入 费用 计划管理人报酬 计划托管费 交易费用 利息支出 其中: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支出
神和模范带头作用,考评小组酌情予以考核打分。 2分 廉洁自律、忠于公司、甘于奉献,考评小组酌情予以考核打分。 2分 合 计 100分 — 说明: 若岗位职责不属于被考评人业务范畴,则该项考核内容视同为满分。 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 公司员工责任考核明细表 所属部门:综合管理部 考核时间段: 年 月 被考评人: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值 考评分值 扣分理由 一、 岗 位 职 责 ( 50 分)
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5) 做好原物料、进出之账务及成本处理,外协加工原料进出之账务处理及成本预估作业及差异分析。 6) 做好有关的收入单据之审核及帐务处理,各项费用支付审核及帐务处理,应收 、 应付账款,账务处理总分类账,日记账等账簿处理,财务报表的编制。 7) 加强企业所有税金的核算及申报,税务事务处理,资金预算,财务盘点。 8) 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 1) 负责管理
经济法概论-简答题-大全 经济法概论四、: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三)社会本位原则;(四)经济民主原则;(五)经济公平原则;(六)经济效益原则;(七):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 经济法就其狭义而言,只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它主要调整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及一定条件下的公民,在经济管理过程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