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2016届生物课件(16)生物的进化内容摘要:

1、高考生物(新课标专用)专题 16 生物的进化 5二 科学备考 一套5.3就够了专题16 生物的进化全 五年高考人 三年模拟 二思介全壬印考点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2015 安徽理综,5,6 分) 现有两个 非常大的某屁虫种群, 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 举对A 和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 1 的 A 基因频率为 80% ,a 基因频率为 20% ;种群:2的 A 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 ,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50% C.429% 2、6 D.21% 二色答案 C 两种群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且种群大小相等,故两种群完全合并后 A .a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两种群 Aa 基因频率的平均值,A 基因频率=( 80%+60%)*2=70%,a 基因频率=(20%+40%)*2= 30%。 该种群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 Aa2% ,故选 C ,难度适中, 条用取拉均值法计算合并后种群的时国上快速解题的关键;计算随机交配子代中杂合子基因型频 二 2.(2014 江苏单科,8,2 分) 某医院对新4耐才 从,结果显示 70% 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 ,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 3、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 ,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量答案 B 细菌可通过突变产生耐药性,抗生素通常只起选择作用而不起诱变作用,A 错误,B 正确;体内是否有免疫球蛋白或是否对新生儿接种疫苗只影响个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与细菌耐药性无关,C .D 错误 二3.(2014 四川理综,5,6 分) 油菜物种甲(24=20) 与乙(2n= 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 ,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人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 4、着 虱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 ,可观察到 36 或 72 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成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饼答案 B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 错误;甲、乙两个物种杂交,得到的幼苗丙是异源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再的顶芽得到的幼苗丁,可能是未加倍的异源二倍体(含 18 条染色体,不可育) ,也可能是加倍后的异源四倍体(含 36 条染色体) ,所以幼苗丁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其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36 条或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错自交产生的戊是可育的异源 5、四倍体 ,与物种甲和物种乙产生殖隔离,所以属于新物种,D 错误 年模拟RELE大:识,重点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较大;理解秋;仙素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结果是解题的关键= 二4.(2013 江苏单科,12,2 分) 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 DNA 相似度)。 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 19%/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非洲区 ”大猩猩 黑猩猩。 人类96.66% 98.90% 99.01%6。 1009%AN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人类与黑狸狸的 DNA 差 约 99 万年的 6、累积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 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年模拟馈答案 C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四个物种都是由共同祖先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的;自然选择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与黑猩猩的 DNA 差异为0.999% ,该差异经历了约 0.999* (19/百万年)= 99 万年的累积;大狸猩和人类的 DNA 差异为 1.1% ,而大狸独与非洲猴的DNA 差异为 2.24%,因此大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所以C 最为合理 二5.(2011 江苏单科,6,2 分)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5.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色答案 C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均可改变基因频率,当种群数量下降时,各基因型的个体也很少,某种基因很可能因相应基因型的个体的偶然丢失。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故 C 正确证;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注委内容是得分的关键。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